來菁桐別只顧著逛老街,舊日美留存在平溪菁桐石底大斜坑

新北平溪知名的老街有同地區名的平溪老街、十分老街與菁桐老街。這三條老街,平日是冷清的地方,假日卻又異常熱鬧。這天,來到菁桐老街,重點不在老街上,而是其旁的石底大斜坑。過往,為了簡化坑外運輸、節省人工成本而開鑿的石底大斜坑,如今成為了回顧往昔及拍美照的秘密基地。

選 洗 煤 場

01

曾去過菁桐老街的人,可能以為這裡只有老街可以逛,平溪線鐵路菁桐車站附近,有一舊日使用的煤礦車裝置後方,有條階梯可上至選洗煤場,沿著柏油馬路行走到底,還能接續著階梯來到石底大斜坑。來到這裡遊玩的人,可千萬別遺漏如此好拍照的景點!

選洗煤場是當時洗滌及挑選煤礦的地方,興建於1921年,為處理石底地區所採集煤礦的主要設施。有一處像櫃子般向下凹陷的建築物,是「降煤櫃」,用來儲存選洗煤場挑選好的煤礦。而降煤櫃的正下方即為鐵道,只要將底部的洞打開,就能將煤運出到火車上,運載出去。

02

▲選洗煤場前可看見菁桐車站及菁桐老街。

03

▲沿著柏油馬路走,會經過景觀咖啡到達木造涼亭,上階順階而上,就能抵達石底大斜坑。

04

▲前往石底大斜坑的水泥混碎石階。階梯旁,偶有關於石底地方的煤礦故事。

石 底 大 斜 坑

總辦事處_0

這棟建築為當時(1931年)建立的總辦事處,建築風格採日洋混合。因地勢的關係,總辦事處又稱為「下邊事務所」,可通視菁桐與白石地區,是當時台陽公司煤礦業務的行政權力中心。

總辦事處

如果沒有介紹牌,會誤認為這裡只是一間廢棄的房子,沒了屋頂,裡頭空空如也。喜歡有歷史的建築,太空曠獨獨剩下沒有溫度的建築,反而沒了能想像過去的空間。

過去的鐵道還遺留在地上,那時而筆直,時而彎繞的鐵道,不難想像曾經運煤礦的模樣。

石底大斜坑,又稱舊坑,於1937年(昭和14年)開鑿完成。當時為了將石底的一、二、三坑及五坑所產的煤礦集中自大斜坑運出而開鑿。產業,會因時代變遷而又所變化,更多的是興極必衰。在台灣,過去許多產煤礦之地,都盛極一時、風光無限、熱鬧非凡,數十年經過,那風光的往昔也悄然落幕;而遺存的建築與設施,在文化保留尚未堀起前已逐漸飄零至不復存在。

往日,來不及參與,但故事會流傳下來。在青苔爬上紅磚的建築裡,美則美矣,希望走過的人,都能了解曾經在這地區汲汲營營為生活而工作的小人物,是如何在礦坑中付出勞力與汗水?就像現今社會中辛苦工作的每一顆小小螺絲釘。

盛與衰必有其故事存在,就像每則故事都有開始與結束,其中的溫度是冷是熱,就只能留給後面的人細細品嘗了。沒有導覽,看著介紹牌及自我想像,是還蠻困難的事,只能大致上了解,這棟建築當初是何用,除此之外,別無其他。

石底大斜坑,是平溪線上最大的礦坑遺跡,早前擁有最為完善的設備與周邊設施。來這可以看見選洗煤場、下邊事務所、降煤櫃、木工場、變電所、物料倉庫及台車軌道網等。物料倉庫的紅磚牆上,除了有青苔爬上頭外,邊邊角角也生長著許多蕨類,更讓人行注目禮的是榕樹盤根錯節不只在泥土上,還在紅磚牆上!

▲佈滿歲月痕跡的圍牆,長上了青苔,更顯得一番老舊風。

▲泥土上、圍牆上皆是盤根錯節的樹根。

第一次知道石底大斜坑是因為2014年偶像劇《妹妹》的劇照,在翠綠的圍牆上坐著,讓人好想前來拍幾張美照。總是記不住它的名字,而後再次記起是因另一部台灣偶像劇《我和我的十七歲》,屬於17歲的他們的秘密基地。一年年過去了,終於在2021年來到這裡,原來它離菁桐老街這麼近,老街去過好幾次,卻是初次曉得它就在旁邊。

原本也想坐在那門口的橫桿上,來cos一下《妹妹》的劇照。一旁雖有石階,要走到中間坐下也是一大難事,尤其是當圍牆上都長滿青苔,使得腳滑的可能性增加,為了自身安全,索性放棄,坐在離階梯最近的地方,也是ok的。

▲可能這塊常有人坐,所以坐的那區是沒有青苔的。

▲蠻喜歡這張的,不過被拍糊了,硬要放的概念!

石底大斜坑,有著八十幾年的歷史,僅剩的建築,多只剩四面牆。牆上、地上皆是黃綠的青苔、蕨類植物及樹根,有種歲月滄桑的味道,很適合拍照。其後過去的作用,皆停在很久很久的以前,它的靈魂等待著我們去了解。

走在大斜坑,請小心路滑。

菁 桐 老 街

菁桐老街與石底大斜坑相隔著平溪線的鐵軌。假日,遊客如織,火車剛到站,就有兩、三組人馬來到另一旁未使用的鐵軌處放天燈,朋友帶著兩歲小孩,看著因熱氣而飛上天的天燈,開心的「哇~」一聲。放天燈的人,把希望寫在天燈上,期待著有一天能心想事成;看天燈的小孩,不知道飛上天的是滿載的願望,只對會飛的東西感到驚奇。

老街,大多會因早期的礦坑或港口而有極盛時期,菁桐老街亦然。除卻假日,這裡是靜謐的存在,能好好觀賞那幾十年來未曾翻修的屋舍,就像走入時光那般來想像過往。當然菁桐老街也有必吃的美食,像是雞捲、麵茶及礦工飯都是值得一吃的。

菁桐車站是平溪線的終點站,建立於1929年,到現在還是木造的車站,也是古蹟之一。適逢假日,人潮眾多,為了避開甲乙丙丁,只拍了「菁桐車站」的招牌。

台灣雖然不大,花上數小時的時間,就能從南到北。不過,這不妨礙喜歡收集明信片及郵戳的人,來老街可以買張明信片寄給自己或家人朋友,投遞到菁桐郵筒中,還是全台最大的郵筒。

許願竹筒類似於日本繪馬,唯一不同之處是懸掛的地方,能了解日本神社掛的繪馬,卻不太能理解掛許願竹筒在車站旁,雖然我前年才掛過一個:),可能人們的希望需要有出口,不能說出口的願望,只能放在久久來一次的地方,就算願望從未實現過,當然也免掉了還願這儀式。

日 式 宿 舍 群

那顯眼的紅是中埔鐵橋,建立於日治時代,又稱「情人橋」。可經由菁桐老街走到那處,不過這次依然沒有將老街整個走透透,畢竟重點都擺在石底大斜坑。

進入菁桐老街之前,能看見經典雕像,推著煤礦的工人,老街入口對面,則有一條下坡小徑,通往至原為台陽礦業公司的平溪招待所,是一棟大型日式〝書院造〞建築,現為私人所有的『真樸齋』,參觀導覽採預約制且需付費。

▲真樸齋的外牆。

過了這座小橋,就到了日式宿舍群,是早年台陽礦業公司為石底煤礦而興建的職員宿舍建築,喜歡日式建築的人,可以走到此來觀賞。

▲民生橋上的景色。

▲日落西山的陽光很柔和。

▲只剩一半的日式建築。

菁桐老街與其周邊蠻值得一走的,別總是走馬看花只看到老街,旁邊還有很多能一探過去的建築。當然,先逛老街填飽肚子,才能走更長遠的路。

資 訊 與 交 通

石底大斜坑
定位【25.0251115803, 121.72403217601905】


檢視較大的地圖←按此規劃路線

大眾運輸

火車☛ 搭乘區間車至菁桐站下車,即可抵達菁桐老街,請至安全區域跨越軌道至另一邊到石底大斜坑。
公車☛ 搭乘795、795延駛十分、F823至〝菁桐坑站〞下車,即可抵達菁桐老街,從老街走入,紅寶礦工食堂旁有一小路,越過鐵軌往上行階梯行走,即可抵達。

自行前往

周邊有收費停車場,或行駛至日式宿舍群附近的白線停車。

0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