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硐新景點︱讓貓村不只是貓村,室內美到不像展覽館的瑞三整煤廠

「哐啷、哐啷…」規律而有節奏的聲響是昔日整煤廠最常聽見的機器設備運作的聲音,伴隨著的是工人們閒話家常,每天必須處理一車又一車運送來的煤礦,這些畫面是民國4、50年代的工作日常。煤礦是台灣工業帶領經濟起飛的序曲,而藏在這些〝黑金〞背後,是現代人無法體認的心酸與辛苦;時代的進步,也讓曾能裕國的煤礦在民國89年左右正式走入歷史,留下的是曾名為輝煌的篇章,而在今年我們得以翻開這篇篇章,細讀過去繁華的年代及礦工們的心境。

瑞三整煤廠

位在猴硐車站前旁的瑞三整煤廠,歷經了三年終於修復完成,從建築來看,整煤廠的一樓是鋼筋混泥土的構造,二、三樓則是木構造,而用於建築的木材來源是整煤廠舊有的木頭及新的材料,以「修舊補舊亦如舊」的概念,讓整體具有舊時煤廠的樣貌,而其更是採用早年日本大木匠的工法,讓過去擁有鼎盛風華的瑞三整煤廠重現於世人眼中。

▲紅磚烏瓦的猴硐煤礦博物園區及旅遊資訊中心,原為瑞三整煤廠辦事處,其旁則原為整煤廠之倉庫。

▲猴硐車站。

一樓-煤礦大事記

在整煤廠工作的危險性降低許多,但與整煤廠息息相關的煤礦坑就不是如此了,所以在一樓展示的不單單只有台灣煤礦產業的發展脈絡,還有當時礦工們在工作與生活中的日常對話,字字句句裡都透露著為了生活而甘願用生命去拼博的精神,像是『入坑挖土炭,性命剩一半,剩一半嘛是就愛拼,無拼死全家,要拼死一個』等字句,蘊含著無奈卻又知天命的當世價值觀。

文字的展示雖然無趣,但修復完成後的瑞三整煤廠以多媒體影像及聲光互動科技,讓遊客參訪時,能透過影像及互動來了解煤礦的文化。被煤礦覆蓋的桌子,用手輕輕一揮即撥開礦石,裡面藏有礦工的日常對話,也利用投影的方式,將他們的字字句句顯現在地板上。

▲投影至地板的字句,那氛圍讓人感覺到當時礦工的苦澀與無奈。

全盛時期的煤礦產業,全台礦坑數量多達 400 座,但產量過剩及能源使用的轉變,也讓產業逐漸萎縮至消失,而遺留下的礦坑不是崩塌就是封閉,如今只能站在礦坑之外,想像著進入坑洞後的伸手不見五指及礦工在險要的工作環境裡作業。

雖然挖礦作業的風險極大,但為了礦工們的安全,每日都會做各種安全檢查,像是瓦斯檢定、通風系統、機械運轉等,而礦工們在上工前也必須更換衣服,拿著礦工工作牌,領取礦工頭燈與蓄電池等配備,整身配備齊全後才會搭乘礦車入坑工作,而這些配備們、檢驗的機器等也一一的展示在瑞三整煤廠。

▲礦坑的安全檢查器材。

▲進入礦坑必須配於礦工帽,為利於礦場的人力管理及安全控管將礦工帽分以顏色,黃色礦工帽為一般礦工配戴,藍色礦工帽為專業技術人員,白色礦工帽則為管理職員配戴。

▲採礦的器具。

瑞三整煤廠的室內空間皆屬於挑高的設計,整煤的機具設備更是高達兩層樓半的巨大,而在鐵網的地板之下,是曾為台灣帶來不少經濟價值的煤礦。另一邊還有歷史悠久的搖洗桌下層構造,是以日治壘石圍砌的石構造,而搖洗桌的功能為篩洗含有廢石的煤炭碎塊,分離較為純淨的炭塊,而殘餘的煤渣水則會導流至外側的沉砂池。

▲地板之下的煤。

▲搖洗桌的下層石圍構造。

▲整煤廠的挑高設計空間,讓其不單單只有歷史展示,還是拍美照的好地方。

二樓-整煤廠的生產流程

全台最大且設備最為先進的選煤廠就位在瑞三整煤廠裡,有各式各樣的選洗機具及運送動線,分布在整煤廠的一、二樓中。在一樓時, 我們就可以看見有機具聳立在眼前,高度超過一樓的天花板,想知道它的全貌不如步上二樓,在二樓中,能看見更為巨大的機具設備。從礦坑運出原煤,利用礦車行經運煤大橋來到整煤廠,透過搖動篩選作為初步分類,再依煤礦大小分別送至手選台或進入巴姆洗煤機、波動式洗煤機等機具進行揀選。

整煤廠的三樓是在當時設有原煤分篩室,將原煤倒入煤斗、餵煤機、搖動篩再至手選台,最後進入儲煤倉,而這個篩選過程是廠內最早的乾式分級篩選流程。照片上的左邊機具為粉碎機,中間有水泥的地方則為當初設有的手選台,手選台旁還能見著儲煤倉的底部木板。位在二樓裡,還有由下往上延伸的巨大機具則是儲煤倉的斗式提升機,而原煤倉的主要功用為暫存過篩選出的1.2吋以下的原煤,透過斗式提升機由一樓拉至二樓,再透過皮帶輸送機運至巴姆洗煤機選洗。

煤礦體積的大小有不同的作用,像是粉煤與空氣的接觸面較大,燃燒的效率最好,當時是深澳發電廠的燃料,碎煤用於工廠的鍋爐、磚窯、家庭爐灶等,是用途最為廣泛的煤礦,最後的塊煤,因為體積最大,發熱量也最高,通常作為火車、船艦的燃料使用。

▲斗式提升機,為了將煤礦從一樓拉至二樓所設置的運送機具,所以才高達二層樓半的高度。

▲粉煤展示。

▲碎煤展示。

▲歷史悠久的手搖式電話,用於民國19年後。

三樓-真東洋小屋 屋架榫接匠藝

整煤廠的三樓為展示當時此廠建築屋架的構造解說,將其盡力回復到整煤廠原有的風貌,以中柱式屋架榫接的匠藝,還原在日治時期最為風行的洋風木構屋架。

這裡除了展出與煤礦相關的事物之外,室內所使用的木頭有些曾為舊整煤廠的一部份,讓其賦予新生,來到三樓更能看出這些有時光刻痕的木頭們,那感覺就好像在觀賞《日本全能住宅改造王》將有意義之物,重新給予新的功用,讓其再原地繼續寫下往後的故事。

▲整煤廠三樓一隅。

運煤橋(瑞三大橋)

瑞三大橋為運煤所建,原為三層鐵橋,後因礦業需求漸增且鐵橋日漸鏽蝕而改建成更為堅固的鋼筋混凝土圓弧型拱橋。從整煤廠三樓即可看見瑞三大橋的橋面風景,只是要到瑞三大橋就必須離開整煤廠,從其旁的水泥建築,踏著階梯至橋上。運煤橋橫跨在基隆河上,在橋面上可看見形狀特殊的介壽橋及舊猴硐隧道,天氣晴朗時,更是能見著河面上倒映著藍天白雲,從另一邊則是能在建築之中的空隙看見猴硐車站的月台。

▲從此處的木棧平台上,可觀賞到瑞三大橋的全貌。

▲瑞三大橋與瑞三整煤廠。

▲基隆河、介壽橋與舊猴硐隧道。

▲來到猴硐怎麼能不拍貓呢!可愛的貓咪就躺在整煤廠前的廣場處,任路人行走也不會驚醒。

瑞三整煤廠 Info.

瑞三整煤廠的修復重建,讓猴硐不再只是個貓村,還具有歷史文化及故事,展示的也不是冷冰冰的文字與文物,而是透過互動科技等讓展覽能更接近民眾,其建築的高挑室內空間設計,更是拍美照的好地方。你有時間嗎?瑞三整煤廠有故事更有好拍的場景等你來參訪。

瑞三整煤廠

時間:0900-1800

電話:02-24974168

地址:新北市瑞芳區柴寮路36-2號

*免費參觀。

大眾運輸

搭乘台鐵火車至〝猴硐站〞下車,出站即可抵達瑞三整煤廠。或搭乘火車至瑞芳站下車後至瑞方火車站(區民廣場)公車站站牌搭乘 808 ,至〝猴硐車站〞下車即可抵達。

《猴硐周邊景點︱按圖即可瀏覽》

金字碑古道

淡蘭古道北路︱古時的官道就是那麼樸實無華,於山壁題詩金箔貼附的金字碑古道。

(本文與大島台灣及新北市觀旅局合作)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