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的楊梅之旅,我特別想拜訪『楊梅故事園區』。除了感受老屋的獨特魅力,也想深入了解園區目前正在展出的內容。期待能透過這次的參觀,更深入認識楊梅在地的文化與歷史。
內容目錄
楊梅故事園區
楊梅故事園區前身為楊梅國中校長及教職員的宿舍,隨著時代變遷,校長故居與教職員宿舍成為歷史古蹟。經過修復與再利用,這些空間現在用於藝術教育推廣及展示客家與楊梅在地文化。園區內有3棟歷史建築,分別是作為常設展間的張芳杰校長故居、提供餐飲空間的小白宮,以及用於不定期展覽活動的教職員宿舍西照閭。
如何前往楊梅故事園區?
園區位於楊梅區校前路,鄰近楊梅國小與楊梅國中,緊靠桃園市立圖書館紅梅分館。交通方面,自駕較為方便,可以停在附近的停車場,然後步行至園區。若搭乘公車,可選擇251、L608永寧上田線,在「楊梅國小」站下車,步行約100公尺即可到達。對於腳力不錯的旅人,也可以租借UBIKE,從租借地騎至目的地。
時間:1000-1700(週二公休)
電話:03-4880275
地址:桃園市楊梅區校前路49號(按我導航)
張芳杰校長故居
張芳杰校長故居是一棟興建於1953年的建築。張芳杰校長是以自力建校方式創辦楊梅中學的第一任校長。創校之初,每天的第七堂課,全校師生以人力接駁的方式,到老坑溪搬石頭,打造屬於自己的校園。
這棟校長宿舍是戰後初期的建築,採取和洋折衷的風格,外觀使用了大量洗石子。室內空間約有50坪,格局包括客廳、書房、主臥室、小孩書房、通舖與廚房。張校長致力於作育英才,提供交通不便或家境貧困的學生住宿,讓學生們與張校長的家人一同讀書、用餐,這種富有愛心的舉動極具意義。
張芳杰校長故居室內格局-客廳
從玄關進入客廳,第一眼就被午後陽光透過老舊玻璃窗格灑進室內的光影所吸引,映照在桌上的茶具,景象美得如同一幅畫。這美麗的光影就像舊時光的回溯,停留在這一刻,彷彿正等著張校長下班回來,享用一杯熱茶。
客廳的陳設簡樸而雅緻,放置著一些充滿歲月感的老照片,記錄著他們一家人過去的點點滴滴。老舊的電視,放至現今,儼然為一部時光機。厚重的機身、手動的轉盤,承載了多年的記憶。而圍坐一起看電視,更是一家人的娛樂活動。
張芳杰校長故居室內格局-書房
書房,是張校長的心靈殿堂。除了處理公務,他更樂於沉浸在書海中。書房裡,滿架藏書彷彿一座小型圖書館,靜待主人翻閱。張校長時常手捧書籍,喃喃自語,那專注的神情,彷彿與書中的作者展開一場對話。
深受孔子思想影響的張校長,非常重視閱讀。他常勉勵子女養成閱讀習慣,並親自示範。每晚,他會要求孩子們背誦國語日報上的文章。小孫女張玖如笑著回憶:「為了躲避背書,我還曾想出『擦榻榻米』的妙計,偷偷把報紙鋪在地上,邊擦邊看。」
張校長對學習的堅持,更是令人敬佩。他規定子女每天都要到書房學習外語。早晨,隨著趙麗蓮鵝媽媽的英語廣播,孩子們開啟一天的學習。晚上,張校長會親自教導日文,準備了各式各樣的教具。就連假日和寒暑假,他也從不鬆懈,持續複習各科的知識。女兒張琪玲回憶道:「以前在書房唸日文時,只要客廳傳來《靈犬萊西》的卡通聲,我們就會忍不住偷瞄電視。」
這些看似嚴格的規定,其實都藏著張校長對子女的殷切期望。他希望孩子們能像他一樣,終身學習,不斷進步。而書房,正是這個家庭的知識寶庫,承載著無數溫馨的回憶。
張芳杰校長故居室內格局-廚房
廚房,是張家人的美食天地,更是客家文化的縮影。一袋袋印有星星圖案的麵粉袋,是戰後美援的見證,也悄悄改變了台灣人的飲食習慣。張家更是善用麵粉,常常製作包子。張校長還會帶著孩子們在白淨的麵皮上,用紅色的食用色素畫出可愛的圖案,讓原本平凡的包子變得生動有趣。
餐桌上,客家風味的菜餚總是令人食指大動。鹹香的客家小炒、軟糯的鹹湯圓,還有那帶著酸甜滋味的桔醬,都是家常菜中的經典。廚房裡,更擺放著許多具有客家特色的器具,像是用來過濾食材的笊籬和盛裝豬油的甕。
每當家人圍坐在一起,品嚐著這些充滿家鄉味的美食,不僅滿足了味蕾,也拉近了彼此的心。張校長的廚房,不僅是一個烹飪的地方,更是一個承載著溫暖回憶和客家文化的空間。
張芳杰校長故居室內格局-小孩書房
這間臥舖是張校長家的小孩書房,現在擺放著一張書桌,桌上放著幾張黑膠唱片。起初以為這些唱片是介紹過往的流行音樂,卻意外發現黑膠唱片也能用來製作英語教材,例如台灣英語教育的旗手趙麗蓮的《鵝媽媽教英語》。
在桌上,最能引起我回憶的便是那台檯燈和國中的作業簿。記得檯燈的底座是金屬製,按壓開關時會發出「咔咔」的聲響,底座上還設有筆座,一藍一紅,正好可以放置紅筆和藍筆。國中的作業本則陪伴我們度過了整整三年的學習時光,所有的作業都在上面進行,寫過的字和習過的題目,隨著畢業後逐漸遺落在歲月的流逝中。
張校長夫妻的臥房,有一扇六角窗,打開便是玄關處。窗下,有一座古樸的木櫃,木櫃的斑駁清晰可見,訴說著歲月的痕跡。櫃子上,擺放著一張結婚照。照片中的張校長和張師母,年輕的面龐洋溢著新婚的幸福。
主臥室與小孩房之間,有兩房可滑動的木門。當門敞開時,兩個房間便連成一片,成為一個大通舖。這樣的設計,方便照顧孩子,也讓這個家充滿了溫馨的氣息。
西照閭
在張校長自力創設楊梅中學後,陸續興建了教職員宿舍,包括東光閭、旭東閭、西照閭及美援宿舍等,並提供教師們終身使用。這樣的安排不僅安頓了他們的生活,也讓他們能夠專心於教學工作。隨著時代的發展,許多宿舍相繼改建,西照閭成為楊梅中學僅存的教職員宿舍之一。
起初,一直以為「西照閭」中的「閭」是「閣」,但仔細一看才發現自己看錯了。「閭」字有門和鄉里的意思。西照閭建於1953年,以十二戶為一棟的建築形式,目前仍存有9戶,每戶由一門一窗組成。如今,這裡被劃分為數間「工藝所」,並定期舉辦展覽供旅人參觀。
西照閭前,有一口老井,這口水井曾是教職員工日常生活用水的來源。水井如同農業社會的縮影。在自來水尚未普及之前,水井是每家每戶生活用水的主要來源,供應飲用水、洗滌用水及烹飪用水等。這口井不僅是生活的必需品,也是當時鄰里間的社交場所,如今更成為文化的象徵。
食在梅好:小市採集.歲月醞釀的家滋味
當日來訪時,「食在梅好」的展覽尚未撤展,讓我得以參觀當地店家分享的家鄉美味。從經營超過50年的德春號、由第四代接棒的永森米行與森咖啡、傳承父親美味的客家米食香園食品,到傳統冷壓油的春發製油廠,各式各樣的產品讓人感受到濃厚的在地風情。仔細參觀後,我發現許多曾被我歸類為「老產品」的商品,依然在展區中展現著它們的魅力。
經營客家米食的香園食品展出了製粄的器具,並以簡單的圖文方式介紹打粄流程及相關小知識。這裡還提供了現代人輕鬆辨別粄品質的方法,例如:粄的顏色不應過於鮮豔,最佳的顏色應貼近原型食物;製好的粄觸感應富有彈性,能夠承受擠壓;艾粄則應能用肉眼看見植物纖維,且大小不均,自然分布;此外,製好的粄散發著濃郁的香氣,讓人能夠聞到植物的芬芳。
經營了50年的德春號,販售著琳瑯滿目的什貨,老闆從年輕的阿卵哥變成了如今的阿卵伯。早年德春號剛創立時,阿卵伯騎著腳踏車沿路叫賣,經歷了數十年,送貨的交通工具也從腳踏車、川崎機車、三輪貨車到最後的小貨車,這一變遷不僅反映了商業的發展,也象徵著社會進步和消費者消費習慣的變化。
楊梅是一座典型的客家小鎮,當地居民的味蕾自然偏向客家口味。早年以務農為主的客家族群,秉持著惜食和分享的飲食精神,將陽光和時間融入客家料理中,並結合鹽、糖、酒、醋等調味品,製作出各式各樣的曬菜和甕缸味,這些都成為客家飲食文化的重要內涵。
春發製油廠是一家傳統的小型製油廠,同時也是承載著文化記憶的地方。它將傳統製油工藝與現代經營理念相結合,生產出一款又一款優質產品。至今,我仍然記得我的客家媽媽使用過的冷壓苦茶油,那濃郁的香氣讓人難以忘懷。
除了「食在梅好」展區外,其他戶也各自展出了許多珍貴的舊照片和老物件。其中,一張泛黃的舊照讓我印象深刻。照片中,一群樂手們聚在一起,拿著樂器,笑容燦爛的看著遠方。這張名為「快樂的樂手們」的照片,拍攝角度精巧,光影運用得當,即使放在今天,也毫不遜色於專業攝影師的作品。我驚訝地發現,在那個年代,竟有如此「高手在民間」!
另一張氣勢磅礴的上樑照,更是讓我眼前一亮。照片中,一棟建築巍峨聳立,工匠們站在屋上、建築前,數不盡的人數團體照,生動地記錄了傳統建築工藝中的重要一幕。擺放在這裡,彷彿在提醒我們,建築不僅僅是冰冷的鋼筋水泥,更是承載著人們情感和文化的載體。
除了照片,還有許多老物件陳列其中。笨重的電視機、收音機、卡帶和打字機,無不勾起了對童年時光的回憶。不過,隨著老物件展覽的日益增多,這些曾經令我驚喜的物品,似乎漸漸失去了新鮮感。或許,應該思考,如何讓這些老物件展現出更獨特的魅力,而不是單純地堆砌在一起。
楊梅故事園區雖然不大,卻蘊藏著豐富的故事。這裡不僅是展示老物件的地方,更是一個讓人慢下腳步,回味過去的空間。可以選擇做一個深度遊客,深入了解老物件背後的故事;也可以做一個快閃客,感受一下時光的流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