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提到南投,多數人腦海裡浮現的第一個畫面,往往就是日月潭的湖光山色。這片湖泊不只是南投的代表,更是台灣旅遊地圖上的亮眼地標。以日月潭為核心,政府規劃了「日月潭國家風景區」,範圍北至魚池鄉,東抵水社大山,西邊延伸到集集大山,南端則是充滿陶藝氣息的水里蛇窯。這樣的地理範圍,涵蓋了自然景觀、人文歷史與職人手作,想要深度旅遊,絕對不是匆匆一、兩天就能走完的。
這回想跟大家聊聊日月潭的水上活動,以及最南端的水里蛇窯。希望這些分享能在規劃旅程時,提供一些靈感與方向。無論是想在湖面上感受微風,還是走進窯場體驗陶土的溫度,都能讓日月潭之行更添層次與回憶。
日月潭
日月潭的美名早已廣為人知,大家都知道它是一座風景如畫的湖泊,但其實它還肩負著水力發電的任務,是一座功能性的水庫。也因為這樣,水質有一定的標準與管控,水源則來自濁水溪,不只是觀光勝地,更是重要的水資源之一。
關於「日月潭」這個名字的由來,其實有好幾種說法。最早的記載可以追溯到清朝時期,當時人們根據潭水的顏色分為丹色與碧色,再加上潭中央的珠仔山,也就是現在的拉魯島,就以水色命名為「日月潭」。另一種常聽到的說法,是以拉魯島為界,東邊的水域形狀像太陽,西邊則像一輪明月,因此得名。這片湖域也是邵族的傳統領域,在地原住民的文化與傳說也為日月潭增添了不少故事色彩。
能在日月潭遊玩的方法很多,無論是想騎著腳踏車沿著湖畔慢慢前行,或是在健行步道上感受山林的氣息,都很適合喜歡親近自然的旅人。搭乘遊艇遊湖也是不少人會選擇的方式,甚至可以直接搭船前往對岸的碼頭,省去繞路的時間。當然,水上活動也是不能忽略的!「萬人橫渡日月潭」絕對是最具代表性的盛事,每年都吸引成千上萬的挑戰者前來共襄盛舉。
不過,這次,我們換個方式來感受日月潭。既不搭船,也不下水游泳,而是選擇立式划槳 SUP(Stand Up Paddle)來探索日月潭的另一種風景。
魚人立槳
「魚人立槳」是日月潭地區頗具口碑的SUP團隊,已經在地深耕12年,教練不只專業,還帶著一種在地人的親切感,讓人一見就安心。那天下午,我們在月牙灣集合,換上適合的衣物、穿好救生衣,手握划槳,聽著教練細心講解,心裡既期待又有點緊張。
教學結束後,大家依序從岸邊的筏船上板,有人選擇兩人一板,也有人勇敢地一人獨自挑戰。隨著教練的指示,我們慢慢划向指定水域,正式展開這場湖面上的冒險。
剛開始大家都「驚驚」的,動作輕柔得像在怕吵醒湖水,深怕一個不小心就失去平衡。但這樣的緊繃感並沒有維持太久,等大家漸漸熟悉湖水的節奏後,教練也開始進階教學,帶領我們嘗試站立划槳。日月潭的湖面不像海洋那樣起伏不定,風只是輕輕地撫過水面,漣漪細緻得像絲綢的皺摺,這樣的環境對初學者來說非常友善,也讓大家更有信心去挑戰自己。
不少人成功站立划行,臉上寫滿成就感,也有幾位因為太緊張而落水,但大家都笑著爬回板上,氣氛輕鬆又愉快。玩到後來,大家越來越放鬆,有人趴著,也有人乾脆躺著,整個湖面猶如我們的天地,靜靜地陪伴著我們的悠閒時光。
整個體驗過程中,教練們不只陪伴在側,還拿出單眼相機幫我們捕捉各種姿勢,最後甚至出動空拍機,從高空俯瞰我們在湖面上的身影,記錄下那一刻最純粹的快樂。
電話︱0987678494
地址︱南投縣魚池鄉日月潭月牙灣
魚人立槳的SUP行程真的很有創意,不只是划水而已,還能在湖面上享受野餐和點心。在SUP板上喝下午茶,你有試過嗎?這種體驗新鮮又特別,真的會讓人忍不住想再來一次。如果也喜歡在旅途中加入一點生活感,那這樣的活動絕對值得安排進行程裡。
我們那天玩了好幾輪,原本以為差不多要收尾了,正準備慢慢划回岸邊,結果教練們突然端出點心和茶飲,讓人眼睛一亮。坐在板上,手裡拿著窯烤麵包和一杯香氣四溢的紅茶,整個人瞬間放鬆下來。剛剛消耗的體力,也在這一口一口之間慢慢補回來。湖面微微晃動,黃昏的陽光灑在水面上閃閃發亮,大家邊吃邊聊,像是漂浮在日月潭上的小小野餐派對。
水里蛇窯文化園區

▲按上圖即可瀏覽更詳細的文章介紹。
水里蛇窯文化園區,是南投水里一處充滿歷史與生活感的地方。創立於1927年,至今已近百年,由第三代經營,未來將由第四代接棒。這裡不只是陶藝的展示場,更是一段地方文化的縮影。最具代表性的,是台灣現存最完整、最古老的柴燒蛇窯,窯體順著山坡蜿蜒而建,形似盤踞的蛇,因此得名。早期以燒製大型水缸為主,隨著時代變遷,蛇窯轉型為文化園區,融合陶藝、建築、飲食與創意。
走進園區,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棟棟懷舊感十足的建築,木質結構、磚造牆面、紅燈籠與木柵欄交織出濃厚的時光氛圍。其中一棟外觀像極了古代客棧,讓人忍不住多看幾眼。這些建築不只是裝飾,每一棟都與陶土有關,有陶藝教室、製陶工廠、陶器店、藝廊與展館,讓人想一探究竟。
玩陶體驗
我們這次選擇了釉下彩的體驗項目,在已燒製好的素坯盤子上繪製圖案。每個人都畫得超認真,有人畫動物、有人畫花草,甚至有人把旅行時的場景畫上去,細節滿滿,讓人驚艷。完成後的作品會由園方燒製並寄送到指定地址,還能留下紀念。
漢服和服體驗
除了陶藝創作,園區還提供漢服與和服的換裝體驗。我選了蕾絲款和服,材質輕盈不悶熱,穿起來非常舒服。髮造部分也讓我驚喜,雖然頭髮不長,造型師還是幫我做出合適的造型,搭配髮飾後整體感非常到位。我的旅伴選的是漢服,著裝速度快得像變魔術,但髮造花了不少時間。等她出場的那一刻,真的美得讓人移不開眼,大家的鏡頭全都對準她,我瞬間「失寵」了。
里山餐盒
午餐我們選擇了園區推出的「里山餐盒」,以在地食材搭配陶器便當盒,吃完還能帶回家使用。這份餐點不只好吃,也延續了蛇窯「陶入生活」的精神。蔬菜來自水里的青農,雞胸肉以低油減鹽方式料理,白米選用鹿光米做成三角飯糰,米香十足。整套餐點還附有湯品、甜湯、水果與烏梅汁,吃得飽又吃得巧。
園區導覽
吃完飯後,我們在園區裡散步,沿途欣賞各種陶藝作品與展覽。其中最吸睛的是高達6.68公尺的「千禧年雙口瓶」,這件作品是在921地震後誕生,象徵台灣人的韌性與重建精神,也創下金氏世界紀錄。製作過程採用傳統「土條圈泥法」,並打造直立式柴燒窯爐完成燒成,展現了蛇窯的技術與創意。
園區裡還有許多在地生活記憶,像是小朋友烤地瓜、村民燻臘肉、夜壺誤當茶壺等趣事,都讓人感受到陶窯與日常的緊密連結。據說窯壁上的柴灰結晶經過烈火淬鍊,早已有了靈性,摸一下能帶來好運,甚至成了求姻緣的象徵。
整體來說,水里蛇窯是一個適合慢慢走、慢慢感受的地方。不論是動手創作、品嚐甜點、換裝拍照,或是坐下來吃一份用心設計的陶便當,都能感受到這裡的溫度與細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