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過去泰雅族獵人的象徵是從紋面來判斷,要達到能紋面的資格,男生必須證明是有能力捍衛家園及有狩獵能力來養家活口,女生則需要有純熟的織布技術。而這項紋面文化在台灣日治時期時已被禁止,但禁止的是被戴上功績的勳章,會永久流傳的是泰雅族的勇武善獵及擅於織布的能力。帶著一顆愉悅的心情,深入梨山區最大的泰雅族部落,了解當地的泰雅文化,一探高海拔部落最原始的秘境,時間就該浪費在美好的事物上。
內容目錄
環山部落
環山部落位於台中市和平區,在武陵農場與梨山之間,海拔約為1660公尺,被南湖大山、雪山連峰等3000公尺以上的高山環繞著,稱之為「環山」。其部落是由泰雅族與漢人所組成。在進入部落後,就能看到象徵泰雅族的塑像,男生拉著滿弦的弓,箭在弦上,代表擅獵,女生正坐著織布,代表能織,身後的彩虹則是通往永生世界的橋樑-彩虹橋。
第一眼看見環山部落時,腦中一閃而過的畫面是韓國釜山的甘川洞文化村,雖然部落裡的房子沒有那麼多且密集,從這戶走到那戶的路途也沒有那麼陡陗,遠遠望過去,每個建築物展現的色彩繽紛與甘川洞文化村也有個五成相似。環山部落居民的主要經濟來源為種植水果,一到部落就可以看到滿山谷的山坡上有著數不盡的果樹,來訪的時候,已過了採收期,在聖誕節的前夕,大多數的農作物們已紛紛被染上冬天的顏色。
沿著路道慢慢地往部落裡走,能觀賞到整個部落從遠至近的不同角度,道路的護欄上還有仿照泰雅族族人眾多生活行為的雕像,讓人一路走下來,都忘卻了舟車勞頓。
▲環山部落。
▲馬路邊的護欄上有象徵泰雅徵的石雕。
環山部落古屋區
環山部落的古屋區裡,有仿照泰雅族傳統建築的殼倉及古屋。小米是傳統泰雅人的主食,而每年收成時殼倉都需要儲存大量的食糧,這些食糧是泰雅人未來一年的所需,但因山上濕氣重、鼠類也比較多,為防止食糧受損,則架高了殼倉,而且殼倉的各個腳柱上都還有防鼠板來防止鼠類的入侵。
在另一邊的泰雅文物館裡是真的有百年歷史的泰雅族古屋及殼倉。屋內的擺設與生活用品,都與過去泰雅人生活時並無不同,用木頭、木板架起的木床上,鋪上泰雅人手工編織而成的竹蓆及苧麻織成的麻布;中間的三顆大石頭上,放置了鐵鍋,是過去泰雅人料理三餐的地方,鐵鍋頂上的鐵架子,會放上尚未吃完的食物、狩獵回來的獵食,點燃木柴後的炊煙裊裊,就是泰雅人用來延長食物保存期限的方式,亦即煙燻。
早年泰雅人生火時,會找一些具有油性的木柴來當火種,一點即燃,也是夜晚室內唯一的光亮。很難想像在電燈還不普及的時代,當黑夜降臨時,除了月光外,就只有木柴燃起的火光是唯一照明,為了更能身歷其境,把火種點燃後,就把古屋屋內的電燈關了,那火種的能照明的區域是如此狹小,讓人無法完全看清楚屋內所有擺設。
▲泰雅文物區的古屋。
▲具有油性的木柴。
屋內旁還掛著許多色彩鮮艷的編織袋子,都是以前泰雅女性的包包,在地板上還有幾個女生背的竹籃及負薪架,也就是早年泰雅婦女背木柴的架子。由此可見,善於織布的泰雅婦女們都是心靈手巧,這要我來編,應該得需要學個三天三夜,可能還學不會。
很有歷史味道的殼倉,外面掛滿了真的獸皮與玉米,連雞的家都設置在殼倉的屋頂下,為了讓雞有路回家,還幫牠做了樓梯,有種居住在戶外樓中樓的即視感,這也是早年為了防止雞隻被黃鼠狼吃掉,才讓牠們住在這麼高的地方。泰雅文物館是部落裡的博物館,不過是屬於私人財產,是一位泰雅公主-詹秀美的收藏品,裡面展示的都是過去泰雅族使用過的生活用品,比如狩獵用的弓箭,泰雅婦女使用的織布機,以及各種老照片等,關於泰雅族過去的歷史與文化,都在這文物館裡頭,來環山部落裡最值得一訪的地方。看完泰雅族的歷史及傳統建築後,就來看看藏在這部落巷道裡的迷人之處。
▲舊時的穀倉。
環山部落街道彩繪
環山部落裡有許多大型的彩繪牆,繪畫出的人與物都和泰雅文化息息相關,在彩繪導覽地圖裡,一共顯示出10幅彩繪牆,每一幅都有主題及介紹,都是在2016年繪製而成的,如今已過了三年時間,彩繪牆上的顏料色彩依然如新。
部落還有一個極為浪漫的名字-『紫藤山城』,從一開始只有零星幾位居民種了紫藤花,在2016年開始有計劃的使部落成為一座在紫藤花盛開之季的紫色山城,直至現在部落裡的每一戶人家都有種植紫藤。紫藤花的花季大約在每年的四月,想要看滿山滿城的紫色花海,可以安排四月時前來環山部落做一趟紫藤花之旅。
這一次的來訪,飲恨的是非紫藤花的季節,好想親眼瞧見那滿開的紫藤花在風中搖曳著,那猶如紫色瀑布傾洩而下,光在腦海中想像,就讓人心動不已。
除了彩繪導覽地圖上,顯示出的彩繪牆外,部落的巷道裡,也藏著許許多多不一樣風格的繪畫,來訪環山部落時,可以仔細尋找一下,發現別人沒有注意的繪畫作品,也能從中得到一種成就感。
▲彩繪牆『獵人與少女』,別問我少女在哪?在…!
▲彩繪牆『柴火、紫藤、豆莢花與蘋果花』
▲環山活動中山的牆上也繪畫著Q版的泰雅族男、女生。
▲耶穌苦難堂後的牆上,也有彩繪牆。
▲巷弄裡都有著環山部落專屬的道路指示標誌,用紫藤花作為設計元素,把較為平滑的石子串在一起後寫上地名,完全跳脫出泰雅文化,形成了一種較為浪漫的風格。
接待家庭
從遠道而來,無論啟程地點是宜蘭、台中或是台北,來到環山部落都得花上一段很長的時間,為了能在這遊玩得更為盡興,也可以考慮夜宿在部落裡。這裡有蠻多家接待家庭有提供住宿的服務,每一家接待家庭裡的室內室外設計都各有千秋,端看遊客們如何選擇了。波波的紫藤花也是一間接待家庭,但此次並非下榻於這間,只是經過時,覺得掛在屋外漆上不同色彩的木窗別具特色,適合留念拍照一張。
環山部落 遠眺龜山
從部落裡的環山一巷可以眺望龜山,在午後時分,在冬天的陽光下,龜山的龜殼上,就好像被灑上一層金粉,隨著太陽的移動,龜山就好像正慢慢地走向更遠處,直到日落天暗看不見牠。
環山基督長老教會
環山基督長老教會在部落裡算是一棟高大雄偉的建築物,有時位在較為低勢的地方,抬頭一看,還是能看見教會的屋頂上被陽光照射到閃閃發亮的十字架,當日教會並無開放,只能在一大片的空地上欣賞著磚紅色的教會矗立在眼前。
到訪當天為平安夜,部落裡聖誕氣氛很是濃厚,五光十色的耶誕燈飾、絢麗多姿的彩帶,聖誕樹上掛著不勝枚舉的裝飾品,這個聖誕節不會因處在高山而覺得寒冷,反而因大家相聚一起而讓氣氛飆至沸點且熱鬧無比。
泰雅在地風味餐
當日的晚餐是有生以來最別具一格的聖誕大餐-【泰雅在地風味餐】,有幸嚐到泰雅最為傳統的料理〝扁豆泥球〞,由扁豆與芋泥等食材結合一起的扁豆泥球,一口咬下有濃濃的豆味,沒有任何的佐料下,嚐到的是最原汁原味的扁豆香與豆甜味。以地瓜泥和蔬菜一起被麵衣包裏住的甜不辣,一咬下去就能吃到地瓜與蔬菜的絲絲纖維,咀嚼過後的香甜,有種只夾一個很對不起胃的愧疚感。在活動中心體驗編織柿子DIY活動時,一直聞到那嗆辣的香氣,就是來自於那道魚料理,魚肉鮮嫩,配上重口味的醬料,微辣口感的醬汁沾著魚肉,是道很好下飯的料理。刺蔥與香菇雞湯的搭配,讓湯裡多了一份清爽感,不得不多喝了幾碗。這場聖誕饗宴尤其難得,與大夥們享受著這豐盛且樸實的晚餐。
泰雅族慶典歌舞
吃飽喝足後,我們一行人步行至耶穌苦難堂後的小場地,準備觀賞泰雅族族民們精心準備的歌舞表演。白天的部落與夜晚的部落都有各自美的地方,天越黑越是被部落裡的耶誕氛圍輕輕的圍攏住。
泰雅婦女身上穿著的泰雅服飾,都是代代流傳下來純手工製作的,慶典時才會拿出來穿,完全看不出來衣飾是有一絲一毫的折損,衣況是良好的狀態,可見她們多細心的保存著這些服飾。歌舞表演正在演出慶豐收時所會跳的舞蹈,可以看見獵人們手中正拿著狩獵時設置獵物陷阱的工具。觀賞完歌舞表演後,就到了最期待的時候了,在這幾乎沒什麼光害的山區上,我們要去找星星囉!
▲泰雅族的慶典歌舞表演。
平岩山望向芸端露營區
我們來到比環山部落的海拔再高一些的平岩山望向芸端露營區,沒想到白日裡的晴空萬里,到了夜晚天空竟然被雲層籠罩住了,看不到星星雖然失望,好在還有環山部落的夜景可以觀看。夜晚的溫度驟降了許多,我們喝著薑茶,看著部落家家戶戶的燈火熒熒,一閃一爍的耶誕燈飾,眺望著夜晚的部落,心裡更為沉澱且寧靜。
平岩山望向芸端是一個露營區,但露營區不是睡帳篷,而是一個像山型的露營彩虹小屋可以夜宿,小屋裡有雙人床墊、燈具、插座、置物櫃及鏡子,離小屋們不遠也有浴室及廁所,有興趣想前往環山旅行的旅客們,除了部落的接待家庭可以考慮之外,露營區也是一項不錯的選擇。
▲平岩山望向芸端的彩虹小屋。
環山部落獵人步道
早安,環山。來到行程的第二天,我們要跟隨著泰雅獵人的腳步,一步一步地體驗早期獵人狩獵的場景,在尚未進入獵人步道區時,我們沿著前往護漁步道的方向前進,一路走去是一輛車可以經過的水泥地,雖然還是有高低起伏坡度,但比起獵人步道來說,還算輕鬆。
沿著步道走還能欣賞到不同於部落的山谷之美,一邊是已採收完的果樹,樹枝已完全露出,在眾多一片的果樹裡,有著沉寂的氣息,另一邊的根深葉茂的樹林裡,也漸漸地層林盡染。走過一段,早晨的寒氣已被緩緩而升的太陽驅逐,溫度剛剛好、景色也恰恰好。
前往獵人步道之前的大魔王,是一路走來最為陡陗的一段,可以開車下去,但車必須得有四輪驅動,不然會上不來的。為了體驗步道,我們去程、返程都得經過這山坡,去程是下坡,膝蓋也承受了不少負擔,回程是上坡,一度讓我走到挺不起腰來。
▲前往獵人步道區途中。
四季蘭溪吊橋
經過了那坡度,來到能稱之為秘境的「四季蘭溪吊橋」,吊橋底下流過的溪水是大甲溪,橋頭與橋尾都分別種植了紫藤花,當花季盛開之時,這座吊橋的美麗已無法用言語形容。這個季節容易受到東北季風影響,經過吊橋時,也需要多加小心,一開始在旁邊坐著曬太陽,被陽光曬得好熱,但不曬太陽躲在陰影處又感覺到冷,就突發奇想地走到吊橋那坐著,一邊曬著太陽、一邊吹著風,吹著吹著就看風吹落的落葉一直飄向我,有一片落葉還趁機躲到衣服的口袋中,試圖跟著我回家,被我發現後,就讓它落葉歸根。
走過吊橋後,左邊是前往雪山的方向,右邊則是獵人步道,路況已非水泥地,而是大自然的泥土、落葉、樹枝及小石子們,越往裡走,就得往上爬,山勢越來越陡陗,需要拉著繩索一步步小心地前進,攀爬一段時間後,我們來到以前泰雅族居住過的遺跡,那遺跡已是斷壁殘垣,但還是可以看得見以往在這生活過的痕跡。
▲四季蘭溪吊橋
獵人便當
在獵人步道的洗禮下,已用盡力氣的大多數人,已感到饑腸轆轆,回到吊橋橋頭處的希瑪農莊,開始食用獵人便當。在山豬肉上灑上鹽與馬告,不需要多餘的調味料,在平板鍋上滋滋作響地煎烤著,待完全熟後,就開始大快朵頤。山豬肉的肉質結實,不會過硬,油花不會太油膩,每一口都讓人讚不絕口。除了山豬肉外,還有紅豆糯米飯、蔬菜與湯品,實在是因為山豬肉讓我念念不忘,特此以來記念我曾吃過好吃的山豬肉!
狩獵陷阱
飽足一餐稍作休憩後,泰雅獵人們開始示範如何佈置狩獵陷阱,挑一棵彈性較佳的樹木,拿著一條黑色繩索,動作行雲流水、乾淨俐落且迅速地就設置好陷阱,當然,陷阱也是需要藏匿起來的,別以為動物們很笨,生長在大自然裡的生物,靠得就是弱肉強食、物競天擇,所以牠們也聰明的很。而泰雅獵人們憑藉著狩獵時的經驗與歷練,轉變成泰雅獵人的生態智慧,成就了獵人的品格,也捕獵了能養家活口的獵物。如今,擅獵的獵人,已不再靠著狩獵維生,但這項技能還是大方地展示在我們平地人的面前,讓我們感嘆時代的進步與變遷,也深深地衝擊著原住民的部落。
經過兩天一夜的行程,無論環山部落有多美好,我們也得回去那喧囂城市裡的家。這趟旅程很放鬆,步調也沒有那般緊湊,能離大自然如此近,也該心滿意足了。
環山部落資訊與交通
環山部落是四季皆美的地方,1-4月是花季(櫻花、紫藤花),5-12月是果季(蘋果、柿子、雪梨等),因處於高海拔,溫度較為嚴寒些,怕冬季太冷,也可以選擇春、秋季節到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