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20年開始舉辦的「富岡鐵道藝術生活節」使我得以認識「富岡」這個地方。每年的活動都有不同的主題和形式,融合了鐵道元素、藝術創作及在地文化,吸引了許多遊客。而我卻是在活動結束後,才來訪這個再次歸於寧靜的村落。
內容目錄
富岡車站
第一站:富岡車站。
富岡,這個擁有日式風味的地名,曾經叫作「伯公岡」。熟知客家文化的人,一定知道「伯公」是客家鄉里的土地神祇,而這裡也因此充滿了客家風情。鐵路的建設曾為伯公岡帶來繁榮,當時車站名為「伯公岡站」,隨著地方發展,為突顯地區的富庶,改名為「富岡」。
如今看到的富岡車站是1989年建造的新站,舊站已拆除。目前僅有區間車停靠。抵達時,我正往出口前進,搭上電梯後,遇見一件有趣的事。一位女士在電梯抵達月台層時,不出來,一直待在裡面並詢問我:「是不是要出站?」我說:「是啊,要上樓。」原來,她沒有看見明確的出站標示,對於先上後下的出站模式不熟悉。我告訴她:「很多小站都是這類型的進出站模式。」這樣的小站竟然能難倒初訪的旅客,也是件妙事。
車站僅有一個出入口,沒有前、後站之分。站前廣場有許多藝術裝置,如Q版的列車頭,是旅客們最愛拍照的地方。還有兩個金屬製的鐵人和一隻比著「GIVE ME FIVE」的小豬。日治時期挖鑿的老井,內部以石頭砌成,可過濾雜質,曾是鐵路局員工的日常生活用水。
富岡老街
車站出口對面即是富岡老街,步行幾步便能見到老街的代表建築「呂家聲洋樓」。這棟橫跨五間店面、雙層樓的建築外觀華麗,融合了巴洛克風、中央穹頂和希臘風的三角山牆,十分吸睛。只是正想拍照時,一台小貨車停在正門口,讓我打消了念頭。
富岡老街因鐵路的建成和伯公岡站的設立而形成。老街範圍涵蓋中正路、信義街、富源路、新明街、中華街和成功路。老街的興起與沒落都是因為「交通」,鐵路帶來繁榮,而公路運輸的興起逐漸讓富岡的交通優勢喪失。都市化浪潮下,人們的生活重心轉移至更熱鬧的城市,老街逐漸沒落。
如今,富岡老街基本面貌依然如故。走在街道上,不妨多停留,仔細觀賞街上的店屋樣貌,或許會發現你喜歡的老屋風格。
老街上的美食
富岡,這座客家文化村落,時至今日也有許多異國料理。這次我不是來尋找客家美食,而是為了這家印尼自助餐。
這家印尼餐館名為Warung Indo Mbak Minul,位於中華街上,距離富岡派出所很近。提供的餐點以印尼料理為主,可以單點,也有像台灣自助餐那樣,自己取喜愛的菜色與份量,他們的盤子也很有當地特色。
將餐點po上社群限時動態後,朋友問我:「用手吃嗎?」其實不必那麼在地,有提供筷子和湯匙哦!老闆會中文,介紹了消費方式和菜色,還誠懇地提醒:「菜都很辣哦,要確定能吃辣。」秉持著「既然都來了,再辣也要嚐一口」的精神,我夾了當日提供的茄子、天貝、馬鈴薯和巴東牛肉,再取適量的白飯,這一餐只要80元。
天貝是由黃豆製成的食品,口感類似板豆腐但有顆粒感,小辣;馬鈴薯有香茅香氣,也是小辣;茄子是我個人喜愛的蔬菜之一,但卻是最辣的,後勁十足!扒了好幾口飯;唯一不辣的是巴東牛肉,不嫩但也不柴,牛肉嚼勁十足,很下飯。
整體而言,印尼料理味道重、辣味十足,是重口味愛好者的天堂。這家餐館吸引了許多印尼人,也適合對異國料理有興趣的人來試試。
地址:桃園市楊梅區富源街17號(按我導航)
富岡故事館
鐵路運輸和稻米造就了富岡。富岡成為重要的儲藏地和稻米輸出區域,當時車站周圍設有多達六座碾米廠,其旁的倉庫多為米倉和肥料倉。如今,鐵道倉庫化身為「富岡故事館」,以「同窗會」為主題,作為聚會基地,推動富岡導覽、觀光發展和文化活動,讓更多人了解這座富有歷史文化的村落。
不過,富岡故事館平日不開放,僅在假日營業。平日時,遊客只能與門外的老師和學生雕像合影留念。
時間:1300-2100(六日營業,其它公休)
地址:桃園市楊梅區成功路25號C棟(按我導航)
三連陂-粼粼波光、翩翩白影
走在富岡老街上,我對路標上的「三連陂」產生了莫大興趣。究竟什麼是「三連陂」呢?三連陂是由三個埤塘串連而成的景點,分別是圓埤、角埤和長埤。
早年,三連陂主要用於灌溉農田,但隨著石門水庫的建成,埤塘逐漸失去了作用。儘管如此,三連陂的自然美景、豐富生態和文化價值卻被保留下來,並成為2018年地景藝術節的展演場地之一。
雖然2018地景藝術節已結束多年,但留下的8.5公尺高白鷺鷥裝置藝術成為了三連陂的著名地標,吸引了許多遊客前來拍攝,我也是其中之一。三連陂附近沒有高樓大廈,所以冬天風頗為冷冽,激得埤塘波紋如海浪一般。埤塘中棲息著多種鳥類、魚類和水生植物。當日我看見白鷺凝視著另一隻飛掠的鳥類,不知是夜鷺還是蒼鷺。
地址:桃園市楊梅區新明街247巷(按我導航)
後記
來到這座小鎮,其實沒有太多的規劃,只是隨心所欲地走走看看。逗留的時間會取決於選擇的交通方式。個人在伯公岡老井旁的UBIKE站租了腳踏車,隨意騎行,探索小鎮的每個角落。
特別喜歡這裡的車流量不多,能夠享受慢活的氛圍,老街上的老屋們更是讓人著迷。雖然並不是每一間都像代表性的洋樓那樣華麗,但這裡更能體現出「生活」的本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