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國家鐵道博物館籌備處 建築專場 日本時代 V.S 美援時期

上個月參加國家鐵道博物館籌備處(以下簡稱:鐵博籌備處)的例行導覽,撇除目前像是工地一般的形象之外,這裡不單單是火車吸引了不是火車迷的我,連建築也令人深深著迷,為了想走進建築內觀看,所以報名了這次的建築專場。

國家鐵道博物館籌備處

預約導覽

正進行多項修復工程的鐵博籌備處,目前不開放自由參觀,所有參觀皆須透過專人導覽,導覽類型分有:例行導覽、建築專場、攝影專場及博物館願景專場;例行導覽是介紹臺北機廠的簡史與園區典藏的車輛介紹,而建築專場則是以園區的古蹟建築做深度的解說,攝影專場是提供給有高度需求拍照或攝影的旅客拍攝典藏車輛及古蹟建築,可根據自己的個人需求至鐵博籌備處官網進行線上預約。

導覽的申請時間為每個月20號開放下個月的導覽場次,目前場次多為週六,其次為平日週三,一場名額為25人,若要預約假日場次的旅客,手腳一定要快,因為很快就連備取都沒了,好在個人比較偏愛平日前往。

導覽類型

  • 例行導覽:臺北機廠簡史及園區典藏車輛介紹。
  • 建築專場:文化資產及園區古蹟建築深度解說。
  • 攝影專場:提供高度攝影需求者拍攝園車輛及古蹟。

導覽申請

  • 申請時間:每月20日上午10時開放下個月份的導覽場次申請。
  • 預約導覽:線上預約

建築專場

無論是例行導覽或是建築專場導覽,每個月參訪鐵博籌備處的導覽路線都不會一樣,因為修復工程的進度會隨著時間換區域,為了參觀者的安全,會選擇相對安全的路線行走,也因為如此每次來走訪參觀時,都會有一些修復完成的驚喜感。

打卡棚

建築專場導覽與例行導覽的開始相同,會先在曾是臺北機廠的打卡棚內觀看大約5分鐘影片的臺北機廠簡史,讓旅客能大略知曉其沿革,接著再由導覽老師開始介紹。

打卡棚的特色是由汰換下來的鐵軌搭建而成的,早期台灣不生產鋼鐵,所有的火車鐵軌的鋼鐵原料必須從國外進口,這也讓當初的臺北機廠擁有許多鋼鐵,而機廠的工人們個個臥虎藏龍、深藏不露,都是被修車擔誤的XXX,就像這座打卡棚,就是由機廠的工人建立的。

▲打卡棚內有工場的簡介。

▲鉚釘在當年的運用也是一項技術。

辦公室

眼前這棟洗石子外牆的建築,目前為鐵博籌備處的辦公室,其入口掛有招牌。而這棟建築最有趣的地方是通往二樓的樓梯是建在外面,而非建築裡頭。繞到其旁觀看建築,木窗框漆上淡藍色的油漆,搭配著灰樸的外牆,復古氣息非常濃厚,旁邊還設有一座能一次提供三人使用的洗手台。

▲交通部臺灣鐵路管理局-北區供應廠 招牌還留存著,其旁就是通往二樓的樓梯。

▲連階梯都是木造的。

▲很特別的洗手台。

大禮堂

尚未進入大禮堂時,會發現大禮堂的平面處是做抬高設計,平台抬高約為150公分,恰好是月台的高度,仔細一瞧還設有鐵軌,這是可以直接搭著火車進入的大禮堂啊!

大禮堂,又稱為文康中心,其內有餐廳、廚房並可容納千名員工的集會大廳,無活動時,此處也可做為羽球場,地下室則設有撞球桌、桌球等設施。其屋頂鋼架有著獨特的造型,是為力霸鋼架,特色是以輕型鋼架來支撐重量。

▲大禮堂內部,中間有一道與球場明顯不同的顏色,是地下室的分界處,亦就是地下室的空間只到這條綠色的線。

▲大禮堂的舞台處。

▲挑高的設計,沒有風的干擾,平時作為羽毛球場使用。

▲以前的火車是可以開進來的哦!聽起來就覺得好酷,就像專車一樣。

員工澡堂

員工澡堂興建於1935年,利用原動室送來的蒸氣提供熱水,讓員工能洗滌一整天的油汙與疲憊,此項設施是當時極具代表性的員工福利設施。澡堂的建築為對稱的一層樓建築,中間是有大澡堂的浴室,兩側為更衣室並設置洗手台提供員工洗滌衣物。

露天吊車場

台北機廠一共建有兩座露天吊車,分為東露天吊車與西露天吊車,皆是用來搬運零件材料使用。露天吊車的高度有7.8公尺,吊掛噸數為5噸,動力來源為電力,在1971年時有加蓋遮雨棚,但因年久失修,現在僅有鐵架。

▲台北機廠也曾把東露天吊車的空地設為網球場。

鎔鑄工場

鎔鑄工場原是負責製造各種鑄件的地方,後來零件製造改為外包,而將場地改為冷氣維修中心及軸承中心使用。其建築及結構與多數工場相同是鋼骨鋼筋混凝土建築。由於鑄造的過程會產生大量的熱氣、粉塵等,所以當時將鎔鑄工場及油漆工場建設於廠區邊緣。

松山材料廠

松山材料廠幾經擴建而成為如今所見的模樣,位在車件工場北側的材料廠則是唯一一棟興建於日本時代的倉庫,一共有兩層樓,最初為平屋頂,後才改建為山形屋頂。

為了能容納更多的材料與零件,松山材料廠是台北機廠內少數沒有全區挑高的建築,為了方便搬運還設有升降梯與小型吊車。另外,倉庫的窗戶多設有防盜鐵窗,是為防止材料遭竊。

▲松山材料廠建築。

▲設有鐵窗防止竊盜。

▲鐵窗上有塊加高的水泥塊是當年納莉颱風後,防止淹水。

▲台北機廠鐵軌

油漆工場

與鎔鑄工場相同為1935年啟用的油漆工場,當時名為塗工職場,主要負責客貨車外觀塗裝工作,1959年台鐵收購台北機場南側的松山油漆場,專用來生產車輛塗裝的油漆並更名為造漆工場。不過,在1993年後車輛塗裝的需求降低,連同油漆作業也縮編為外包。

由於塗裝的過程中需要有良好的通風與採光,所以連棟的油漆工場皆設有太子樓,其建築形式與客車工場完全相同。遠看就像長了耳朵的房子,還蠻可愛的。

移車台

移車台是一組可承載車輛的平台,能平移銜接兩座工場分別為17股、14股的軌道,下分則是由8條工場路線垂車的鐵軌支撐,作為移車台滑動的軌。

第二次遇見它才真正了解移車台是怎麼樣的移車法,原先的直線鐵軌,讓車輛上去以後,以平行的方式移動,再進入該進的工場。

客車工場

客車工場是台北機廠占地最廣的建築群,曾是台鐵木造客車與貨車的檢修工場,在戰後更名為車架、車件、客車及貨車工場。1959年美援時期在客車工場增建了新車工場,負責鈑金及焊接等工作,可以看出工場的屋頂結構有極大的差異,也代表著不同時期。

▲太子樓建築的採光,為了避免熱氣,並非全採用透明玻璃。

▲日本時代的屋頂建築結構。

▲為吊車能吊更重的重量,使客車工場整體多設立了鋼柱,可以清楚看鋼柱之間的不同。

▲日本時期與美援時期。

 

▲隔一個月再進到鐵博籌備處,發現又多了新東西了!

▲可愛的雙人腳踏車,想騎!

▲派工紀錄表。

國家鐵道博物館籌備處 Info.

國家鐵道博物館籌備處

時間:0930-1700(日一公休)

電話:02-87878850

地址:台北市信義區市民大道五段50號(按我導航

  • 免門票,須預約專人導覽場次。

交通資訊

搭乘捷運松山新店線至南京三民站於2號或3號出口出站,步行約10分後抵達,或搭乘捷運板南線至市政府站1號或2號出口出站或國父紀念館站5號出口出站,步行約15分鐘後抵達。

搭乘公車669至市民東寧路口站下車,步行約3分鐘後抵達,或搭乘202、203、205、257、276、605至八德東寧路口站下車,步行約5分鐘後抵達。

搭乘台鐵至松山車站車下,步行約20分鐘後抵達。

《延伸閱讀︱按圖即可瀏覽》

國家鐵道博物館籌備處

▲台北國家鐵道博物館籌備處 走進鐵路的世界 例行導覽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