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的方式有很多種,但能在首爾街頭踩著腳踏板、搭乘復古電車,邊聽導遊解說、邊欣賞季節風景,這樣的體驗真的很少見。首爾電車 We Ride Korea 不只是交通工具,而是一種結合觀光與互動的旅遊方式,讓人用不同的角度去感受城市。
從集合地點開始,到安全守則的考試、裝備的發放,再到一路上的笑鬧與驚喜,每個細節都讓人覺得新鮮。尤其在秋天,銀杏與楓葉的色彩鋪滿街道,搭配古蹟與現代建築交錯的景象,讓這趟旅程不只是移動,更像是一場充滿故事的城市散步。
首爾電車 We Ride Korea
首爾電車 We Ride Korea 是一家旅遊服務公司,雖然也算是旅行社,但和一般旅行社的行程相比,它的特色更鮮明。除了有橫跨韓國四江的多日單車之旅,還有這次分享的「首爾電車」。
「首爾電車」並不是我們印象中熟悉的電力或軌道電車,而是一輛可以多人一起踩踏的觀光電車。旅人坐上去,隨著腳步慢慢前進,導遊一路解說當地的文化等,讓人用不同的角度去欣賞首爾。最特別的是,路線會依照季節設計,像我這次參加的是秋季路線,沿途滿是楓葉與銀杏,街道染上金黃與紅色,氛圍浪漫又迷人。
不過,搭乘一次的價格的確偏高,但整趟體驗非常值得。踩著電車、聽著導遊的分享,看著季節的風景在眼前展開,那種感受比單純走馬看花的旅行更深刻。
首爾電車 We Ride Korea 資訊、交通與預約
首爾電車 We Ride Korea 的集合地點位在首爾鐘路區的르메이에르종로타운(Le Meiller Jongno Town)大樓內,位置剛好介於兩個地鐵站之間。從地鐵 1 號線鐘閣站 1 號出口走過來大約 200 公尺,或是從地鐵 5 號線光化門站 3 號、4 號出口步行約 250 公尺,都能輕鬆抵達。這裡同時也是集合地點,報名成功後記得要提早到場,最好在集合時間前 20 至 30 分鐘抵達。像是如果預約的是 13 點 30 分的場次,那麼 13 點就要到囉。
報名也有一些規定,主要是安全考量。年齡通常限制在 10 歲以上,不過如果小朋友未滿 10 歲但身高超過 100 公分,也是可以參加的。
行程會依天氣狀況調整,並在場次開始前 3 小時通知。若當天氣溫低於零度,或降雨量超過 3㎜,活動就會取消並全額退款。但如果不是首爾電車方面取消,而是旅人自己臨時沒能到場,那就不會退款哦。還有一點要特別注意,無論是在行程開始前或進行中,都是嚴禁飲酒。
時間:0830-1730
電話:+82-70-7722-9284
地址:南韓首爾鐘路區鐘路 19 號 Le Meiller Jongno Town 206之2室 2樓(NAVER 地圖)
預約:【KKDAY】
首爾電車 We Ride Korea 安全須知
當天參加首爾電車的行程時,現場會發一份安全須知,總共七項規定,導遊還會考大家哦!這七項規定其實不難記,很多都是小時候搭車時家長、老師們叮嚀過的事。像是不能把手或身體伸出電車外、電車沒停穩前不能下車、行進中不能站起來、搭車時一定要戴安全帽、移動時要抓好前方的安全柵、坐上腳踏車位後要繫好安全帶,最後一項就是聽從導遊的指示。
雖然規定不多,但真的要記清楚。我們三人同行,前面兩位朋友把我會的都說完了,輪到我時腦袋一片空白,心裡面想著:「乾!我記得的都被講了,我要講什麼啦!」
熟記安全守則後,接著就是領取安全裝備的時間了。一人一頂安全帽,加上一條顯眼的警示背帶,穿上去瞬間有種「我們是團隊」的感覺。背帶的設計其實很貼心,因為行程中會有幾個停靠點需要下車步行,而那些地點通常都是人來人往的鬧區。導遊靠這條背帶來辨認誰是團員,誰是路人,避免走散或漏掉誰。當然,如果在步行途中想拍照,是可以暫時取下背帶的,拍完記得再背上就好。
首爾電車 We Ride Korea 搭乘體驗
這次參加的是「周末快車遊」,比起其他兩、三小時的首爾電車行程,節奏明顯快很多,景點也濃縮得更緊湊,價格也親民不少。從光化門廣場附近出發,搭上復古電車後,在短短一小時內就走訪了國立現代美術館、益善洞、景福宮、青瓦台等地。只是時間真的太短,加上整個人處於興奮狀態,有些景點就這樣匆匆掠過,沒能好好感受它們的美。
出發前,導遊貼心地發放飲料,有冷/熱柚子茶和美式咖啡可以選。我那天身體有點冷,毫不猶豫就選了熱美式。拿到飲料後,大家開始陸續登車。說真的,這台復古電車的腳踏車座位不太好上,座位呈現內三角的角度(∠←像這樣),需要手腳並用,手拉安全柵、腳踩鐵台,才能把自己拉上去,建議以褲裝較為方便,非得要穿裙裝的旅人,記得不要穿短裙、窄裙,個人穿的是後開衩的裙子,是蠻方便把自己拉上去,又不會讓自己曝光。坐好後,左側有安全帶,要稍微出點力拉出來,再扣到右側,才算是穩穩地坐好。
這台電車不像一般汽車那樣平穩,一路上挺顛簸的。雖然每個座位前都有設置放飲料的空間,但我那杯熱美式還是沒撐多久就溢出來了。所以千萬別期待這是一趟舒舒服服的觀光行程,它更像是輕鬆版的腳踏車體驗,只是不用太費力。
此外,腳踏板是真的能踩,而且是電車前進的動力來源。當大家一起踩時,踏板的重量會變得很輕,像是把變速車調到最輕的段速;但如果只有一個人踩,那重量就會明顯加重,好奇的人可以親身去體驗看看。
剛出發不久,電車就先來到光化門廣場。坐在車上,看著車水馬龍的街景,眼前是忠武公李舜臣將軍的銅像,以及發明韓文字的世宗大王,那一刻的視角真的很特別。
李舜臣將軍是朝鮮歷史上著名的抗日英雄,在海戰中多次擊退日本軍隊,雖然最後仍在戰爭中犧牲,但後來被尊為民族英雄,甚至成為 100 韓元硬幣上的頭像。世宗大王則是朝鮮王朝的第四代君主,他創制了訓民正音,對韓國語言與文化影響深遠。在他在位的年代,國家繁榮強盛,因此被視為最傑出的國王之一。現在的一萬韓元紙幣正面,就是世宗大王的頭像。
說到光化門,還有個小插曲。當時問朋友在哪站下車,她回我「光化門」,我立刻笑著說:「要去找曹圭賢嗎?」因為腦中馬上浮現那首《在光化門》,相信很多人都聽過這首抒情歌吧。
光化門本身是景福宮的一部分,從廣場望過去,會發現景福宮就位在北岳山的山腳下。這座山又叫白岳山,是一座花崗岩山,高度 342 公尺,環抱著景福宮。平常喜歡健行的旅人,可以沿著首爾城牆一路登上北岳山,俯瞰首爾的城市景色,感受另一種不同的首爾風光。
雖然這趟行程只有短短一小時,但並不是全程都坐在電車上,也有下車散步的時刻。像是電車停靠在益善洞韓屋村時,我們就跟著導遊的腳步,走進那些像時光交錯般的巷弄。這裡的建築多建於 1920 到 1930 年代,屬於改良式韓屋,狹窄的巷弄裡藏著各式各樣的咖啡廳、茶館、精品店與美食餐廳,難怪吸引了不少首爾在地人和觀光客。
不過,逛街這件事對我來說已經不是最喜歡的活動了,面對擁擠的人潮只想快快遠離,還是更愛大自然的自在感。可能因為是周末,人潮特別多,如果改在平日來訪,應該能更好地欣賞傳統韓屋的歷史韻味與現代時尚的融合。
就在要離開益善洞前,我看到一間咖啡廳門口,竟然擺著穿著黃色雨衣的蠟筆小新和阿呆,兩人並肩站著往店裡望去,模樣可愛到讓人忍不住笑出來。更妙的是下一階還有小白,整個畫面像是小新他們正在外面窺視著咖啡廳內的誰,讓人覺得有幾分有趣。。
重新回到電車上,望向街道,泛黃的葉片隨風搖曳,街道兩旁的店鋪帶著時尚感,幾棵金黃的銀杏樹在藍天襯托下閃閃發亮。那一刻,首爾的秋天美得讓人捨不得眨眼,不過還是很想說:「你們管這種溫度叫『秋天』?」
電車往三清洞方向行駛時,會繞過景福宮周邊。那一刻,最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座猶如孤島般的古蹟建築,靜靜地矗立在車水馬龍的街道中間,沒有明顯的入口,也沒有人潮靠近,彷彿與城市保持著某種距離感。
它就是東十字閣,曾經與景福宮的宮牆緊密相連,是守衛士兵日夜巡防的瞭望樓。最初的入口設在宮牆內側,有階梯通往樓上,建築本身設有屋頂與房間,不只遮風擋雨,也具備抵禦弓箭與槍彈的厚實牆體。屋脊上還能看見宮闕建築特有的陶偶裝飾與屋頂下的華麗彩繪,只是欣賞也只能遠遠地觀看。
韓國歷經日治時期,當時景福宮東側的圍牆曾遭破壞,後來又因都市發展、道路拓寬,景福宮的前側圍牆被迫向內退縮,東十字閣也因此與宮闕分離,成了都市裡孤立的一角。其實,在東十字閣的對面,曾經還有一座西十字閣,只是它早已不復存在,消失在歷史的長河裡。
在前往三清洞的岔路上,我們又一次從電車上緩緩走下,沿著街道漫步約 150 公尺,來到一個轉角。在那裡拍下我們搭乘的復古電車與街道上的銀杏樹,陽光灑在泛黃的葉片上,整個畫面暖暖的,像是秋天特地為我們準備的留念場景。
搭上電車的那一刻,心情就像被打開的禮物盒,整個人處在愉悅又雀躍的狀態,完全沒有沉靜的時刻。從上車開始就忙著拍照,眼睛忙著捕捉秋天的光影,耳朵聽著朋友嘰嘰喳喳,導遊介紹的在地景點也在這種浮動的心情中被我略過了。首爾的秋色真的太美,美到讓人目不暇給,一邊想拍下最美的畫面,一邊又不想錯過眼前的風景,整個人像是被五感拉扯著,時間根本不夠用。
這次參加的是周末快遊,只有短短 1 小時,價格是所有行程中最便宜的,大約$1,000 多,對於想快速體驗的人來說是個不錯的選擇。但如果預算允許,我會更推薦選擇兩、三小時的電車之旅,節奏會比較從容,也能更好地聽導遊說故事、慢慢欣賞沿途風景,不會像我這次一樣,拍照拍到忘了聽解說。
另外要注意的是,周末快遊並不是每個週末都有,場次安排還是要以官網或旅遊平台的資訊為主,想參加的話記得提前查詢與預約,才不會錯過。這種行程真的很適合喜歡城市探索、又不想太累的人,有點觀光、有點運動,也有很多驚喜藏在路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