捷運劍潭站附近最知名的景點就屬圓山風景區及猶如筷子插著貢丸的台北表演藝術中心,除了這兩個景點之外,在捷運出口不遠的臺北自來水事業處陽明營業分處的建築之後,還有一處值得人們來小走一下的景點,這個地點就是市定古蹟的圓山水神社。
內容目錄
圓山水神社步道
圓山水神社的步道在臺北自來水事業處陽明營業分處的左右兩側皆有路可走,只是想走走看看的人可以規劃一個迷你小O型,看是要左上右下還是右上左下,任君選擇。
自來水處雖然是公家機關,但裡面的汽機車空位都是提供給民眾前去辦公時停放的,所以欲登山的山友們可以多多利用大眾運輸,或停放在收費停車場。
進門大門後,圓山水神社步道的路標指示非常明顯,而且眼前陡上的階梯也毫不留情地像是在告訴我們:「請爬階!」面對自來水處,左邊的步道爬階的長度較長一些,大概150公尺,而右邊的步道爬階約為100公尺。
圓山貯水池
好在這段步道不到150公尺就能來到平緩的區域,灰撲撲的外觀是建立於1931年的圓山貯水池,其旁的建築為管線室,隔著一張大草皮的另一端則是快被綠植淹沒的泵房,這些都是草山水道系統的市定古蹟。
圓山貯水池是台北最早的貯水池,其建築上還題了《活水頭》的字,想必後方那一大片草地底下就是蓄水槽了,而在草地上有幾個設備,一個是壓力錶,另一個則為曝氣孔,早年的水道系統設施到如今依舊保存。
步道另一側還有一八角形建築,是早年用來調配圓山貯水池出水量及水壓的配水井。
圓山水神社
圓山水神社是為了貯水池。當初在鑿造水道建立貯水池的過程是艱難的,其中還有若干人因公殉職,最後由水公司的員工捐款設立了圓山水神社,用以祭拜神明祈求平安也撫慰這些因工程而逝去的生命。
經過修整後的水神社,現今已有85年的歲月了,神社內有主殿、飲水思源碑、涼亭、石狛犬、石燈龍、手水缽及社名碑等物,不過主殿看似已無人祭拜,而中間的原先設置的左右石狛犬也遺失了一座。
手水缽
手水缽的造型很獨特,是一顆巨石鑿建而成的,只不過裡面的水有點髒及混濁,所以欣賞它的外表就好了。
石燈籠&表參道
日治時期時,台灣建造且經過日本官方認定的日式神社有68座,如今完整保存的神社難以看見,但最常看的就是石燈籠。越過表參道,踏上階梯直到主殿,回首一望的景觀還蠻美的,只是高大的樹木遮擋了剩餘的向外視野。
狛犬
置於神社、寺院入口兩側或本殿、本堂左右的狛犬,相當於台灣傳統寺廟的石獅子,起源於印度,與佛教一起傳入日本,為驅除邪惡之用。
主殿
本殿如今看來無神也無佛,更無人祭拜,有點像是一種裝置,其旁的石燈籠還比主殿有氛圍多了,尤其是陽光穿越葉縫灑落在石燈籠上的光影,想像著森林中的鳥叫是烏鴉叫聲,那麼就有一秒抵達日本神社的感覺了。
圓山水神社直上劍潭山
在水神社主殿的側後方有一條陡峭的原始山徑,從這裡可以直達圓山風景區裡的微風平台、北眼平台或劍潭山三角點,就看每個人想要抵達的目的地為何處了。從神社的原始山徑到平台處的總長度約為250米,其中原始山徑的長度約為110公尺左右,上升海拔高度為47公尺,其餘為較為好走的階梯與舖設好的山路,除了一開始稍微辛苦一點外,其它的都算輕鬆。
再經過一小小片竹林後,友人就問「路呢?」我瞧了一會就回她說:『繞過竹子往上走。』後面的一小段路徑有點會讓人看不太懂,不過也沒關係,石塊上常有粉筆的箭頭,跟著它反向走就是了(因為我們是爬上山,而不是下山,箭頭的指示是下山的方向)。
攬翠臺
看到仿造竹子的護欄與修整良好的石階就能曉得已經離開那原始山徑了,走過這段就會來到一個小牌樓,上面寫著《翠攬臺》,以個人的觀點來看,應該是說這個地方可以把眾多碧綠青翠的綠植們一攬無遺。
微風平台
終於抵達了微風平台,視野遼闊,聚集了許多山友在此休息及觀賞風景,而我們毫不畏懼陽光的毒辣,一直在平台上拍了N張照片。其間發生了一段〝帶了個寂寞〞的故事,友人之一也是個會揹相機到處跑的人,在水神社時說著用手機拍一拍就好了, 來到平台之後,拿出相機想要將這片美麗的風景收進記憶卡裡,才發現自己帶了很重的相機卻沒有插記憶卡,所以揹了一路的相機真是揹了個寂寞啊!
微風平台的景觀非常好,可以望見觀音山、淡水河、基隆河,許多你熟悉的地標可能在這裡都能看見,還有那顆為台北表演藝術中心的標的物毫無遮擋的就在眼前,是一個賞景發呆的好地方。
北眼平台
鄰近微風平台的北眼平台,是以白色球型為平台,在炎熱的夏天看來特別清爽,但其實整個曝曬還蠻熱的就是了,抵不住它好看,所以甘心曬成小黑炭:)。
圓山水神社 Info.
圓山水神社步道不長,走整個迷你O型大概就500公尺不等,若本身是位喜歡健行登山的人,不妨可以直上劍潭山,看看圓山風景區裡的景觀也是不錯的選擇。
圓山水神社
地址:台北市士林區中山北路五段82之1號
大眾運輸
搭乘捷運淡水線至劍潭站3號出口出站,走劍潭路到中山北路五段的臺北自來水事業處陽明營業分處,即可抵達圓山水神社步道。
自行前往
可將汽機車停放於uTagGo★日月亭臺北表演藝術中心停車場(需收費),從1號梯廳上至1樓,再步行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