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興路上,兩個地方相差不到100公尺,彼此散發的文化氛圍卻不相同,走讀完老街的我們,從巷子裡欲轉至培桂堂所在處,看著前方的一大片磚紅色的外牆上掛著「開臺媽祖」四個金色大字,底部則是長方形鮮紅背景,彷彿來到了中國一般,而距離不到一分鐘的時間,培桂堂外的紅磚、木門及瓦片則是有一秒親臨日本極具歷史價值的古寺,漫步於這條街上,能感受到宛若不同場景的變化,也是蠻值得的。
內容目錄
培桂堂
培桂堂早年為林開泰醫師的新居,目前於2022年10月修復完成後對外開放,除了能目睹九十年的古宅之外,還能了解這個南台灣的紳士家族,開泰醫師對時代潮流的新思想、去除陋習並保留傳統觀念融合的教育方式,讓培桂堂成為了新港的博士窩。
「培基固本貽謀遠,桂子蘭孫衍慶長」是前清秀才林維朝為次子林開泰的新居題名【培桂堂】之意,開泰醫師於臺灣總督府醫學校畢業即返鄉行醫,1933年遷居至培桂堂後,將住宅前方作為診所, 後方則為住家,「前醫後住」的方式也成為新港近代建築史中的重要例證。
有別於傳統舊式的三合院,前方的診療所是閩南式的設計,而住家為日式設計,整體外觀呈現閩、日、洋的混合風格。培桂堂以紅磚、檜木、竹編為主,屋頂是傳統的瓦作,室內的樑柱、門窗皆以自然色澤呈現,外觀沒有任何雕刻或磁磚裝飾,走的是簡約雅緻的風格。
診療所
診療所是開泰醫師看診、見客的地方,有空閒時會在此揮毫書寫,疲累時就在牆邊的小床上休息。別看診療所空間好像不大,在1993年大興路拓寬,致使其騎樓與部分診療室被拆,空間大為縮減,歷經整修後,努力將原貌配置成當初的樣貌,像是候診長椅、診療桌椅、病歷櫃、屏風等物件,有些物件令人甚感熟悉。
主建築大廳
為住家性質的主建築是一間三開間的房宅,大門入內中間是大廳,左右兩側分別有兩間房,走至後廊兩側各為廂房。是詩人亦是醫生的開泰醫師在新港鄉行醫時,對於生活困苦者是不收取醫療費的,故又被譽為「詩人良醫」或「聖人」,在新港鄉極具聲望,所居住的房宅很是低調,無多餘的裝飾,給人一種乾淨素雅,大廳內掛有其與其父的揮毫之作,整體很有古代文人的風骨與節氣。
榻榻米間
開泰醫師總共有11位子女,榻榻米間在當時的每個夜晚則會變身成為「男子宿舍」,從壁櫥裡拿出棉被往榻榻米一放,就成為男孩子們的床舖了。而在開枝散葉後,每當過年團聚時,榻榻米間變成了兒孫的大通舖,整間房熱鬧的不得了。放置房內的還有開泰夫人的嫁妝「風琴」,其年歲更甚培桂堂,在所在的時光中也替林家子弟們奏響不少樂曲。
懸掛於樑上的書法之作是為維朝公(開泰之父)題寫的「公爾忘私」,用以勉勵當時上任如今日副鄉長的其長子林蘭芽,須忘卻個人得失,全心為眾人謀福利。爾後,這幅字傳至開泰醫師的長子林金生手中,也成為林金生擔任公職時期的精神指標,且將其書法刻成木質橫匾,分送給兄弟及其兒子們;房內則是紙本複製品。
新娘房
新娘房內的牆上陳列著開泰醫師子女們的結婚照片,子女們在各自的領域中皆有不俗的表現,而林家三代的43位成員中,總共有15位博士及24位碩士,因此培桂堂也被新港居民們稱為「博士窩」。另一片牆上則有開泰醫師寫給第二任妻子的情書,其信長達十三頁之多。
先生娘房間
開泰夫人的房間不大,其內擺有當時不可或缺的笨重紅眠床,再放上梳妝台、衣櫃等。
讀書間&陳列室
讀書間及陳列室分別於牆上掛上林家生活點滴的照片及敘述文字,若有興趣的朋友,也可以瞧瞧這些照片文字。
灶腳
因林家的人口眾多,因此廚房內使用的是大灶與大鍋,除了爐灶曾經修整過以外,現在展示的灶腳與開泰醫師在世時無太大的差別,而且勤儉的林家,早年皆使用粗糠作為燃料,而大灶旁的大竹籃則是當時用以裝粗糠的。
大鄧伯花道
30公尺長的大鄧伯花道,可至飄有咖啡香的星巴克,其花架上攀附著綠植,搭配底下的紅磚道及陽光,透露出朝氣蓬勃之感。
星巴克
在培桂堂的後門旁為入駐的星巴克,二樓為戶外露天座位及看台,可以從上往下觀賞培桂堂的樣貌,縱向排列的紅瓦片也令人賞心悅目。
培桂堂 Info.
老宅,會因人的日常生活而開啟一則則的故事篇章,看著歲月的痕跡爬上紅磚、樑柱,聽著曾經開泰醫師生活在此處的故事,不難猜出他是一位具有古人風情、詩人浪漫、行醫大愛的人。若與我相同,喜歡老厝、喜歡故事,不妨來嘉義新港看看。
時間:0930-1700(三-日;1630停止入園)
地址:嘉義縣新港鄉大興路19號(按我導航)
- 開幕期間免費參觀。
- 線上預約優先。
導覽服務:
- 個人導覽機$200/台(華語、台語、客語)
- 專人導覽$150/人(10人以上之團體)
- 學校戶外教育導覽$100/人(適用於幼兒園以上之學校戶外教育,以班級為單位)
- 導覽子母機$50/人(10人以上自備解說員之團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