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橋湳仔溝自行車道:鬧區中的林蔭綠意

板橋最為熱門的觀光夜市是「湳雅夜市」,其中的「湳雅」之名是衍自「湳仔」,而湳仔在閩南語的意思是指沼澤、濕地或沖積區,這也代表著有一條河流流經板橋區,這條河流就是「湳仔溝」。

湳仔溝原屬於大漢溪的支流,昔日作為灌溉及航用之用,運送的貨物有稻米、茶葉及樟腦。後來,因泥沙不斷淤積與河道的改變下,湳仔溝原有的功能已完全喪失,又因人口增加,民生污水不斷排放至湳仔溝,造成河溝髒臭不堪,歷經工程優化後,現今除了為防洪、降雨排水之用外,還多了一條供民眾能在鬧區裡,親近大自然的自行車道-「湳仔溝自行車道」。

城市中的自行車道:湳仔溝自行車道

湳仔溝自行車道位於板橋區,起點在亞東醫院附近的華東公園,終點為湳仔溝匯流至大漢溪處,其旁設有湳仔溝鐵馬驛站,也是本文設為目的地之處。自行車道全長約有3.5公里,全程都騎於板城路旁的自行車道,沿途的陡坡很少,會經過數個需要等待的紅綠燈,其中的景觀還算有大自然感,缺點是起訖點的位置會讓第一次前來的騎行者無法辨別。

湳仔溝自行車道

起點-華東公園【24.995829, 121.449955】

訖點-湳仔溝鐵馬驛站:新北市板橋區環河西路五段500號(按我導航

湳仔溝自行車道起點:華東公園

搭乘板南線至亞東醫院2號出口出站,直行就有uBike可以租借,再透過導航至華東公園。華東公園的出入口會令初次前來的遊客摸不著頭緒,因為它的所在位置剛好位在華東平面停車場及板城路的中間,停車場旁有一條小路,小路的入口設置了『機車禁止進入』的牌示,其入口也是前往板橋遠東福德宮的出入口。

沿著這條小路前行,就會來到華東公園了,無階梯,單車可騎乘,只是要注意有無孩童在公園遊玩。穿過公園後,就是湳仔溝自行車道的起點。只是這一小段,很快就到了盡頭,需要過斑馬線,自行車道就在番園橋旁。

▲湳仔溝自行車道起點。

湳仔溝自行車道沿途景觀

費了一番功夫,終於來到自行車道,還是覺得起點的位置不夠明確,對於車道的位置指示的不清楚,但若能注意到馬路上的單車騎乖線,找到湳仔溝自行車道也不是難事了。

夏季的平日下午,自行車道上沒有遇見什麼人,最多的是來打掃環境的工作人員。沿途大多騎在樹蔭之下,避開了下午陽光的灼熱,迎面而來的風也不是悶熱到足以讓人窒息,還是能愜意的慢行在車道上,左顧右盼的欣賞經過的花花草草及老樹群們。原本以為有鬧區中,遇不上什麼動物,沒想到騎沒多久就讓我遇上了一隻黃頭鷺,也在許多樹木中,看見蹦蹦跳跳的松鼠。

▲黃頭鷺。拍完的下一秒就展開雙翅,飛走了。
▲個人最推薦的路段,可遮陽,老樹群的姿態也很美。
▲最有感覺的陡坡,上有單車造型的裝置,那裡可以看見台鐵經過的火車。
▲騎上坡後,過個紅綠燈就是下坡了。此處的車流較多,請多注意左轉的行車。
▲這段是屬於無樹蔭。
▲大觀橋,這樣看湳仔溝真的想不到以前竟然可以航運!

湳仔溝津渡橋

湳仔洲津渡橋是一座人行景觀橋,於2013年年末啟用,其功能是連接湳雅商圈及浮洲生活圈,使民眾在暢行在湳仔溝左右兩岸。津渡橋的設計概念為板橋林家花園的江南庭圓及中國元素。

▲路標。
▲跨河段的橋身有56公尺長。
▲架高的路段為館前西路,穿過會有一點小陡坡。

經過環河橋後,是湳仔溝自行車道裡最有大自然的路段,兩側皆有綠樹成蔭,紅竹適時的為這片綠點上紅妝,若自身能忽略板城路來往的行車,就能享受綠樹、草地、紅花帶來的視覺饗宴。這路段最美妙的地方,在於後段有身處於樹林之感,更有蝴蝶、蜻蜓等昆蟲造型的藝術夜間裝置。只是這段並不長,很快就會來到果菜市場的範圍,也將自己完全地暴露在陽光底下了。

▲在鬧區的自行車道中,有樹木排排站感覺很好。
▲夏季需要不斷地騎行,才不會覺得熱。
▲蝴蝶的藝術裝置。
▲兩隻大型的蝴蝶。
▲果菜市場的意象。

湳仔溝自行車道終點:湳仔溝鐵馬驛站

繞過果菜市場,會先經過uBike站,再來到鐵馬驛站。因最近頻繁的午後雷陣雨,騎到這邊天都黑了一半,還聽見的陣陣雷聲,為了避免讓自己變成落湯雞,就不進驛站看看了。有興趣的朋友,是可以看一下驛站裡面究竟有什麼。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