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林 原住民文化主題公園:落羽松秋色之美

在春季,嫩綠的枝芽紛紛吐露,在夏季,滿目蒼翠的樹葉郁郁蔥蔥,在秋季,葉片漸漸被染成各種色彩,到了冬季,樹枝變得光禿禿。一年四季,一棵樹的變化描繪出季節的輪迴;而一片樹林的四季變遷,則造就了季節的美景,令人不禁追尋那在時光中逐漸逝去的美麗。若錯過了,只能等到下一年的這個季節,再次踏上追尋之旅。

落羽松在秋天時會染上紅色和黃色,直到冬季針葉凋落。這段時間,落羽松的紅葉可以持續整個秋季,甚至在運氣好的情況下,冬季也能欣賞到它的美。相比之下,對花期短暫的植物並不特別追求,但落羽松卻讓我沉醉於它那種臨近黃昏的惆悵之美。即使在葉子凋落後,光禿禿的樹枝依然能傳遞出一種孤獨而又美麗的感受,而我恰好喜歡這種獨自享受孤獨的時光。

原住民文化主題公園

落羽松的秋色期不僅是自然界的視覺饗宴,更成為台灣季節性旅遊的重要地景。當針葉由翠綠轉為赭紅,這些「季節限定」的松林秘境總能吸引大批遊客,將原本靜謐的空間轉化為充滿生機的觀光勝地。位於台北故宮博物院旁的原住民文化主題公園,正是此現象的典型範例。

這座占地2.4公頃的原住民文化主題公園自2000年啟用後,巧妙融合原住民文化與自然生態,堪稱都市中的雙重瑰寶。其設計亮點包括:

  • 文化地景:入口處環形石板浮雕完整呈現台灣13族原住民族群,每塊石板搭配解說文字,介紹各族文化與緣地,儼然形成原住民文化教室。
  • 藝術與自然:園內隨處可見搗米、紋面等原住民生活意象之石雕,與落羽松林、生態池塘形成獨特的人文自然景觀。
  • 四季光影:湖畔木棧道兩旁植滿落羽松,秋冬季時,針葉由綠轉紅的漸層色調,搭配水面倒影創造如幻似真的鏡像世界。

原住民文化主題公園

定位【25.101678, 121.550783】(按我導航

▲入口處旁,有一座突起的小山丘。
▲有原住民圖騰的廣場。
▲原住民文化主題公園緊鄰衛理女中。
▲以地磚拼湊出原住民文化的圖騰,沿路有以石板製作的石椅。
▲紋面。

湖畔水木棧廊道的四季光影

一座涼亭靜靜地矗立在忘憂湖畔,兩側是秋色迷人的落羽松,平靜的湖面如鏡子般倒映著周圍的美景,這一幕成為公園最具標誌性的畫面,也是眾多遊客所追尋的景象。

坦白說,公園內的落羽松林規模不大,數量不多,特地前來可能會讓人感到失望。這裡甚至沒有環型步道,只能折返。倘若能找到合適的位置和角度,這裡依然是一個拍照的好地方。個人非常喜歡遠觀這幅象徵性的畫面。走進涼亭的感覺也不錯,只是人潮稍微多了一些,要想拍到空曠的畫面,就得與陌生遊客協調。

不過,當日的婆婆媽媽們都非常友善!在湖畔步道的最末端,有一個簡單的木棧平台,可以拍攝回程路徑。總體而言,這裡算是一個小景點,拍照和逗留大約半小時至一小時就足夠了。因此,建議將附近其他景點一同納入行程,否則特地前來可能會感到孤單、寂寞,覺得冷。

▲原住民文化主題公園最具象徵性的景象。
▲看著落羽松針葉變化的顏色,像漸層色彩一樣,從綠、黃、紅再到褐。
▲秋色期的落羽松與湛藍的天空白雲。
▲當天的天氣冷到我一直手握拳頭拍照。
▲公園內的藝術作品。
▲公園內唯一的一座涼亭,也是蠻好的拍照的場景。
▲塞在涼亭的最角落拍照。
▲遠看落羽松林覺得針葉好像很茂密,近看一拍,其實大多都凋落了。
▲但,隨便一拍,還是很美的。
▲湖畔步道的最末端。
▲從涼亭上拍走過的路。
▲涼亭內。

《延伸閱讀:按圖即可瀏覽》

台北士林免費景點 至善園 以天下第一行書為原型設計出的故宮庭園

台北士林10大私房景點 觀光客除了士林夜市之外,還有更好的選擇!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