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投溫泉博物館:台灣溫泉史的發源地 免費參觀

北有紗帽山、大屯山、七星山群,南臨基隆河的北投,擁有豐富的自然資源,又因明朝時代就有沿河的平埔族居民於此挖掘硫磺為生,讓此地在歷經明朝、清朝的時代更迭後,至日治時期才有積極的發展溫泉資源,也造就北投成為台灣溫泉史的發源地。

由於,日本在當時興建了溫泉旅館、公共浴場及其他公共建設,留存至今的建築變成了熱門的觀光景點,隨意安排,也能在這裡度過一天美好的時光。這次,就先來探索北投溫泉博物館,看看日治時代造的浴池。

北投溫泉博物館

北投溫泉博物館,在日治時期是北投公共浴場,是棟和洋折衷風格的兩層樓建築,一樓為磚造,二樓為木造,是當時東亞最大的溫泉公共浴場。其內設有涼亭、換鞋玄關、榻榻米大廳、羅馬風格的大浴池、小浴池等公共休閒娛樂設施。

二次世界大戰後,此建築曾作為中山堂、縣議會招待所、民眾服務處、光明派出所等使用。一度因管理單位更迭而荒廢,直到1994年,北投國小的師生在校外教學過程中,發現已然成了廢墟的北投公共浴場,為了保存古蹟及空間再利用,經過一番努力及整修後,終於在1998年以「北投溫泉博物館」之姿重新開放參觀。

其建築特別之處是在出入口的位置,以往人們的印象是一樓門口進出,而北投溫泉博物館的出入口則是位於二樓處。進到室內,需要先脫鞋,再到鞋櫃挑選一個號碼,裡面放有室內鞋,再將個人的戶外鞋放入其中,記得寫有號碼的木牌是鑰匙,可千萬別遺失了哦!

北投溫泉博物館

時間:1000-1800(週一公休)

電話:02-28939981

地址:台北市北投區中山路2號(於北投公園內)

交通

搭乘捷運淡水信義線至捷運新北投站2號出口出站,沿七星街、中山路步行約500公尺即可抵達目的地。

▲北投溫泉博物館建築。
▲從北投公園欣賞北投溫泉博物館的建築。

▲木牌是鞋櫃的鑰匙,每個木牌的卡榫都不一樣,這是館方仿造日治時期所製作的。

北投印象

館內有明確的參觀路線,從二樓至一樓,再回二樓出入口。我們第一個參觀的就是名為「北投印象」的展區,其展區有一公共藝術作品,為台灣藝術家朱芳毅所作的《北投的記憶》。其作品的特別之處,是以造型陶器排列,並取代文字呈現出詩詞的曲賦。以藝術來表達在地的文化與精神,而非文字與語言,是值得細細品味的一項作品。

看到這作品,第一眼的印象是「這是什麼?要表達什麼?」坦白來說,若對北投的文化不熟悉的人,是真的猜出不來每個造型陶器欲表達之意,雖然很想了解,但最後還是以欣賞藝術品的方式帶過。在這展區的不只有這項作品,還有許多在此地拍攝的老照片,用一個個玻璃木框裝裱展示,有興趣的遊客們,也可以透過這些老照片來想像當年。

▲玻璃木框裝裱展示的老照片。

望樓

能遮風避雨兼躲烈陽的北投溫泉館,雖然並非每一個展區都有提供冷氣,但有個地方在當年一定是非常受觀迎的一區,這區就是「望樓」。望樓位於榻榻米大廳旁,當時是提供沐浴後的遊客休憩之用,如今,物換星移,目光所及之處已不再是當年可看見的山光水色,而是坐在長凳上,欣賞著綠意蔥蔥的北投公園及圖書館,微風迎面撲來。

榻榻米活動大廳

榻榻米大廳在以往的作用是提供沐浴後乖涼、用餐及休憩,開放式的室內空間通風良好。其處無空調,僅有數台電風扇運轉,才吹完涼涼冷氣的我們,走向這裡時,一股襲來的熱氣令人招架不住。或許是空間寬闊可以讓小朋友毫無阻礙的活蹦亂跳,所以此處有不少小朋友在,只不過進入榻榻米區是需要脫下室內拖鞋的,為了良好的觀感也請勿躺臥。

溫泉DOZO

北投溫泉旅館的發展史,自1895年開始的日治時期。最初,把此地做為陸海軍度假休閒及長期療養的醫療據點,到來台的日本人入駐並經營溫泉旅館,吸引人不少日本人前往。當時,可至溫泉旅館消費的還是以日本人為主,直到北投溫泉公共浴場落成後,便宜的入場費讓平民百姓也消費的起,而開始普及泡湯文化。

戰爭會讓社會經濟蕭條。二戰結束後,北投溫泉旅館紛紛受到影響,除了日本人撤退外,也開始易主為台灣本地人或外省人。當時,北投「女侍應生住宿戶聯誼會」成立,讓此區轉變為戰後台灣合法的風化區之一,使得北投旅館更加蓬勃。

廢娼後,過度依賴聲色文化的北投旅館迅速式微,許多旅館不是成了廢墟就是改建,又因其地理位置於效區,房價低廉,於是進入觀光業空窗期。在不斷的規劃與推廣之下,北投現今也迎來新一波的觀光風潮,帶有歷史、古蹟與自然資源重新回到人們眼中。

▲仿造以前北投溫泉旅館的模樣,個人對木造的收銀機好有興趣。
▲北投旅館的發展史。

北投浴場SENTO

日本人喜愛泡湯,也延伸出溫泉文化及泡湯禮儀,而這些細節都能在北投浴場的展區看見。進入溫泉泡湯前,先至沖澡區將身體的髒污沖洗乾淨才能去泡湯;泡湯時,必須要全裸,也就是我們常說分男湯、女湯的大眾裸湯。而大眾浴池的大小,有時就如游泳池一般,但請勿在溫泉內游泳哦!

北投浴場展區展示著昭和十年(1935年)的入浴費用,大人為20錢,小孩為10錢。20錢的貨幣是明治年間發行的銀質貨幣,在昭和二十八年(1953年)退出流通。展區內的沖澡區,也是一大眾區域,一張矮凳、一個水龍頭,正對面有一面鏡子,習慣站著淋浴的我,實在對坐著洗澡的文化不太能接受,而且鏡子在沖澡時不會起霧嗎?種種疑問,都在投影互動的沖澡區忘得一乾二淨,也太有趣了。

除了沖澡區,裡頭一共設有三個浴池,兩個浴池都是使用曾經流行的馬賽克磁磚,若磁磚換到家裡的浴缸就會化身為阿嬤家的老浴缸了,另一個小浴池是為服務女性及孩童的,當時女性很少獨自泡湯,都是以家眷的身分前去。從浴池的大小,也能窺探出日本男尊女卑的保守社會風氣。

▲男、女湯的門口旁,展示了一台舊相機。
▲全用馬賽克磁磚打造的浴池。
▲一些老照片。
▲對了!日本當時是反對刺青人士前往泡湯的。
▲沖澡區。
▲投影互動,在鏡子裡會出現頭蓋著毛巾,舉手則會有洗背刷出現,很好玩。
▲專為女性與孩童服務的小浴池。

片語拾光

片語拾光,展示北投溫泉博物館及其周圍環境的老照片,以其建築見證了時代的更迭,北投溫泉的興起與衰退,這些歷史片段都在此處被拾起、回憶。

大浴池、北投石

大浴池的建築設計為羅馬風格,在當時只供男性泡湯,也是公共浴場的精神所在,更是重要的空間。其最為特別之處,是必須站立著泡湯,而不是印象中坐著泡湯。

另外,北投的自然資源-青礦溫泉水生成一種名為「北投石」的礦物,當然這個名稱是取自北投這地名來命名,而且它稀有到僅出現在台灣的北投溫泉及日本的玉川溫泉,因此北投石也被劃分為自然保留區,用以保護礦石。

▲羅馬風格的大浴池。
▲大浴池與現今游泳池的大小無異,在當年只能站立著泡澡。

▲常用於教堂的彩繪玻璃,安裝在大浴池圓拱玻璃木窗上。

▲泡澡交朋友,與日本的旅客交流文化。

博覽廳EXPO

博覽廳EXPO展示的北投溫泉博物館的過去、現在與未來。在展區內,可以了解到荒廢許久的公共浴場如何被發現,做多少努力才以現在的面貌重見於世人眼前。如今,這裡不再提供泡湯服務,而是讓更多人知道北投的溫泉歷史。

北投溫泉博物館向世人展示這棟建築及其周圍環境的古今中外,可在短時間內明白北投溫泉的歷史脈絡,而且少不了一些互動的設置,以免費入場來說,真的很值得參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