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中海線旅行攻略|清水農會園區+台中海洋館+港邊老街散策

身為一個在山線長大的孩子,心裡總藏著一份對大海的嚮往。每次來到海線,開啟一趟小旅行,總像是在回應那份深藏的渴望。午後的陽光暖暖的,海風吹來鹹鹹的味道,村莊的步調緩慢得讓人不自覺放鬆下來。在這裡不需要趕路,也不需要把行程塞滿,只要隨著心走,就能感受到一種久違的自在。

這趟「港風補帖-海線暖心小旅行」,像是專門為習慣城市節奏的人準備的喘息空間。我們暫時放下日常的忙碌,來到有海、有故事的地方,認識在地文化、品嚐特色美食、探索新興景點,把一日遊的行程串成一段溫柔的記憶。雖然遊玩了一整天,身體可能會有些許疲累,但心是滿滿的,像是被海風輕輕撫慰過一樣。

接下來,就來分享這次的路線與發現,希望也能為旅人們帶來一點旅行的靈感。

台中景點① 清水區農會休閒觀光園區

港風補帖-海線暖心小旅行的第一站,我們來到清水區農會休閒觀光園區。這個地方離高美濕地不遠,如果是自由行的旅人,剛好有安排濕地行程,那不妨順路繞過來看看,會是個不錯的停留點。

這座園區原本是清水農會的穀倉,1994 年落成,占地約 1.37 公頃。後來因為 921 地震受損,農會決定重新整建,今年 8 月才正式開放成觀光園區。雖然空間不算大,但也不是走馬看花就能結束的那種,慢慢逛還是挺有意思的。

一進園區就能感受到滿滿的拍照氛圍,戶外有花海車廂、景觀花卉,還有小朋友最愛的水泵戲水區。室內部分則是有三樓的展示館,介紹清水的歷史與稻米文化,像是「牛罵頭」這個地名的由來、農業的演變過程,還有互動遊戲和農家器具展示,內容蠻豐富的。

逛完展館後,可以到一樓的農創驛站稍作休息,吃個米糕套餐、喝杯咖啡,也能順便挑些伴手禮,像是清水米、米棒、韭讚麵等等。熟食餐點有葷有素,搭配湯品、小菜和飲料,用餐區就在展館旁邊,雖然不大,但環境挺舒服的。

整體來說,這裡是一個可以拍照、吃點心、買東西的小景點,很適合安排在高美濕地行程的前後,讓清水這一站不只是路過,而是多了一份停留的理由。

清水區農會休閒觀光園區

時間:0800-1700(平日)、0900-1800(假日)

電話:04-26110688

地址:台中市清水區三順路2巷2號(按我導航

門票:FREE,食事教育DIY體驗需收費。

▲花海車廂。
▲花海車廂內部。
▲景觀花卉區。
▲水泵戲水區。
▲園區內也提供食農教育DIY體驗,需要額外付費。
▲園區的三樓是黃金稻穗展示館。
▲有投影的互動小遊戲。
▲展示農家所使用的器具。
▲逛完後,記得來到農創驛站購買伴手禮。
▲清水米棒及韭讚麵都是當地清水的農特產品。

▲完整介紹:清水區農會休閒觀光園區|台中免費景點、親子友善、在地農產

台中景點② 台中海洋館

第二站來到台中海洋生態館,這是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在台中港打造的新分館,2025 年 8 月 21 日才剛開幕,整體空間非常寬敞,占地約 2.25 公頃,室內面積超過 3,600 坪,主打海洋教育、生態保育與觀光休閒的結合。

館內以「大甲溪與台灣海峽生態」為主題,從河川到海洋的生態變遷一路呈現,淡水、鹹水交錯的環境在這裡都能看見。最吸睛的是全台最深、最大的水族缸,可以近距離欣賞魟魚、鯊魚等大型海洋生物,還有沉浸式劇場與互動科技,讓海洋知識不再只是課本裡的名詞,而是眼前的真實體驗。

剛開幕的海洋館勢必人潮洶湧,若想要更舒適地參觀,或許可以等熱度稍退再安排。畢竟人一多,真的會有種「魚缸裡的魚都沒我們人擠」的感覺。

台中海洋館

時間:1000-1800(週二休館)

電話:04-26570518

地址:台中市清水區海洋路168號(按我導航

門票:台中海洋館採全面預約制,閉館前一小時將停止入館,請提前安排參觀時間。2025/8/21 – 10/7為試營運期間,全票種八折優惠。

  • 全票$500(一般民眾。)
  • 團體票$450(20人以上同一機關團體,於入館前3日前辦妥預約付訂手續。)
  • 優待票$400(115公分以上及6歲以上學童、大學以上持有效學生證者、持有效榮民證、公教人員退休證、低收入戶者、設籍台中市清水區及梧棲區之民眾。)
  • 博愛票$250(滿65歲長者。)
  • 免費(身心障礙者及陪同者乙名、未滿6歲及身高115公分以下兒童。)

那天雖然人很多,但還是有不少值得停下腳步的角落。像是模擬大甲溪流動的展示區,淡水魚在一個個像酒杯般的魚缸裡悠游,還有一些造景需要排隊拍照,小朋友也有戲水區可以放電。因為我們在海洋館停留的時間不算長,只能挑幾個自己特別有興趣的生物細看。像我就特別喜歡水母,牠們在水中緩緩飄動的姿態,靜靜地看著就覺得心情被安撫了。

▲台中河川裡的淡水魚,有幾隻會看鏡頭哦!
▲館內有許多可供旅人拍照的造景。
▲我從那猶如海底隧道般的底下,看見一群魚兒聚集一起。
▲館內的遊客實在太多,看不了魚就看看窗外的海景吧!
▲晴天的台中港是不是很美?
▲小朋友們的戲水區。
▲水母區。
▲長得好像香菇的水母。

海洋館的代表明星是麥哲倫企鵝,胸前有兩條黑環,當天看到兩隻,一隻害羞地躲在小屋裡,另一隻則大方地站在外頭等著餵食。走到企鵝區時才發現,原來樓上看企鵝的人也能清楚看到我們在水缸底下擺拍的模樣,瞬間覺得自己才是那隻被觀賞的小丑。

珊瑚區也很推薦,尤其是對潛水有點怕怕的人,這裡是個很棒的替代方案。海星、海膽、小丑魚在珊瑚間穿梭,畫面非常生動,只是整室的燈光容易讓人產生不適,不適合停留太久。

最後一區是「黑潮之海」,擁有深達 10 公尺、蓄水量超過 7,000 噸的大型水族缸,裡面聚集了各種大型海洋生物,像是南方龍紋鱝、叉頭燕魟、大尾虎鯊、花點窄尾魟等等,兩側還有數位科技輔助,整個空間像劇場一樣,視覺效果很震撼,也難怪人潮都集中在這裡。

離開前會經過海洋館的商店,裡面有各種可愛生物的周邊商品,也有不少趣味小物,甚至連台中名產「消波塊」都有販售,喜歡的話可以帶一個回家當紀念。這一站雖然走得有點匆忙,但留下的印象卻很深刻。

▲海星、珊瑚與小丑魚。
▲黑潮之海的大型水族缸。
▲人多到無法太靠近拍。
▲海洋館的商店。

台中景點③ 台中港國際舶來品商店街

每個聚落的興起與沒落,背後都有一段與時代交織的故事。像是鄰近台中港的舶來品商圈,在民國 60、70 年代曾經熱鬧到不行。那時候,整條街上開了超過三百家商店,賣的東西五花八門,從名牌服飾、皮件、中藥材、菸酒到藝術品都有。現在看來可能不算什麼,但在當年,台灣剛起步、出國旅遊還不普遍,進口商品可是稀罕得讓人羨慕到不行。

隨著台中港開港,貨船一艘艘進來,船員們也把國外的商品帶進來,在港區附近販售,慢慢就形成了舶來品交易市場。因為價格親民又新奇,吸引了不少人前來採購,也讓一些商家鋌而走險,冒著「走私」的風險引進商品。警察自然不會放過這樣的熱區,於是商圈的鐵門設計也變得很有「防禦性」,不是一整片的,而是三片式的鐵捲門。兩邊先落下,中間開著表示營業,一旦聽到風聲,就能迅速拉下中間那片,裝作沒營業的樣子。這種操作模式下的習慣,兩邊拉下、一邊拉開的鐵門,至今還能在某幾戶裡看到。

隨著生活方式改變,國外商品變得容易取得,舶來品商圈的吸引力也慢慢消退。百貨公司、量販店、網路購物一個接一個崛起,傳統的交易方式漸漸跟不上時代,人潮也跟著散去。

現在的台中港國際舶來品商店街,雖然不再像過去那樣熱鬧,但還是有幾家老店堅持著,像是茶莊、茶行、中藥行、百貨行、珠寶行等等。他們不只是賣東西,更像是守著一段歷史,見證著商圈的起伏,也承載著那段曾經輝煌的記憶。

近幾年,透過舉辦活動,這條街又慢慢吸引了一些年輕旅人來探索,也讓年長的旅客有機會重溫當年的風景。雖然不再是人聲鼎沸的商圈,但走在這裡,還是能感受到一種老台中的韻味。

台中梧棲舶來品商圈

時間:依照各店家的營業時間

地址:台中市梧棲區臨港路四段882巷

說起舶來品商圈最風光的年代,我還沒出生,連地球都沒來得及報到。但在我成長的 80、90 年代,出國旅遊還是件奢侈的事,對普通的家庭來說,「出國遊玩」就像是遙不可及的夢。所以,每次有同學從國外帶糖果回來,願意分享給大家吃時,總是羨慕得不得了。

從這樣的回憶來看,也就不難理解為什麼舶來品商圈在當時會紅成那樣了。那是一個「國外的月亮比較圓」的年代,不管是衣服、包包,還是零食,只要貼著外國標籤,就像自帶High Light 般讓人移不開眼。現在出國變得輕而易舉,曾經讓人眼睛一亮的舶來品也不再稀奇。舶來品商圈原本的光環自然就慢慢褪去了,只剩下歷史的痕跡遺留在街角。但如果能在這樣的背景下,重新找回屬於這條街的魅力,或許還能吸引旅人停下腳步。

▲以前這樣的百貨行很常見。
▲三片式的鐵捲門。

海線大燴師-花現鳥巢

在導覽完舶來品商圈的歷史與故事後,接著展開了一連串的活動,而第一項就直接命中大家的心-吃!這場由「花現鳥巢」團隊掌廚的桌菜饗宴,以台中海線的夏季食材為主角,再搭配商圈裡的中藥材,端出十道海陸兼具的料理,每一道都讓人吃得心滿意足。

雖然場地是在商圈裡的流水席,但味道完全不打折。從迎賓雅饌五喜盤開始,擺盤就讓人眼睛一亮,對花現鳥巢的第一印象瞬間加分。一鍋燉得軟嫩又保有Q彈口感的「舶來意米豬腳湯」,加入薏仁、枸杞等藥材,湯頭喝起來有層次又有記憶點。

「大安小農鹽水鴨」這道菜名很直白,鴨子來自台中大安區的小農,以鹽水調味,鴨肉紮實不乾柴,外皮還帶點嚼勁,是那種一上桌就會被掃光的菜色。還有一道清蒸鮮蝦,用陶板鋪鹽再蒸,把蝦子的鮮甜牢牢鎖在肉裡,吃起來緊實又彈牙,完全是海味的精華。

「沙鹿黃金櫻蝦糕」則是我個人很喜歡的一道,特別的地方在於地瓜的加入,地瓜的甘甜與米糕的香氣融合得剛剛好,吃起來有種熟悉又新鮮的感覺。另一道「芋香蒜酥鴨香寶」也令人印象深刻,芋頭綿密鬆軟,搭配蒜酥的香氣與酥脆口感,喜歡鹹芋頭的人一定會愛上。

「鮮蟹海鮮石狩鍋」是湯品的壓軸,湯頭用多種食材熬煮,沸騰之後,香氣撲鼻,喝起來鮮美到讓人停不下來,真的會一碗接一碗。吃完這一輪,大家都開始好奇這是哪個團隊煮的,連我自己也忍不住查起來,心裡已經默默盤算好,過年回梧棲老家時,就可以叫他們的桌菜當作除夕的團圓飯。

大甲花現鳥巢餐廳

時間:1130-1400、1730-2030(二至五;週一公休)1130-1400、1730-2100(六日)

電話:04-26866009

地址:台中市大甲區中山路一段1089之1號(按我導航

線上預約

▲舶來意米豬腳湯。
▲大安小農鹽水鴨。
▲陶板蒸香鮮蝦盤。

▲芋香蒜酥鴨香寶、沙鹿黃金櫻蝦糕。

▲鮮蟹海鮮石狩鍋。
▲梧棲漁港鮮時魚。

流動茶席體驗

第二項活動是流動茶席,主打品嚐舶來品商圈的特色茶茗。當天一共設置了七席茶席,每一席泡的茶都不一樣,有蜜香紅茶、凍頂烏龍、白茶等等,由茶師親自沖泡,請現場的旅人們一杯一杯慢慢品。

老實說,以前曾在茶園涼亭、竹林裡喝過茶席,但在商圈的馬路上喝茶,還真是第一次。這樣的場景讓人有點驚喜,也多了幾分趣味。回想小時候,家裡附近的鄰居常在門口擺張小桌,泡茶聊天,茶香混著人情味。那時候茶藝館也很多,是生意人談事情的好地方。後來泡沫紅茶、手搖飲開始流行,喝茶雖然變得年輕化又方便,卻也讓茶文化跟著轉了個彎。

現在大家越來越習慣快速、即買即飲的生活節奏,能靜下來好好喝一杯茶的時間變少了。要真正體驗泡茶的氛圍,反而得特地安排時間、花錢參加活動。原本是日常的一部分,現在卻像是農漁體驗一樣,成了需要「預約」的昔日生活片段。

所以這場流動茶席,不只是喝茶,更像是一次對舊時光的回望。在商圈的街道上,茶香飄起來的那一刻,彷彿又回到那個泡茶是日常、聊天是生活的年代。

▲小小茶師!
▲你有時間嗎?可以來舶來品商圈買茶、品茶。

防蚊包 DIY 製作

第三項活動是防蚊包 DIY 體驗,說真的,這大概是我參加過最輕鬆的一次手作活動了。只要把具有驅蚊效果的藥材放進織布袋裡,綁好收口,就完成了。簡單歸簡單,但背後可藏著不少學問。

這些中藥材不只是拿來治病的,它們也承載著一種文化的延續。從《神農本草經》到《本草綱目》,古人對植物、動物、礦物的藥性、用途、毒性、相生相剋都做了詳細記錄。這些累積下來的知識,才讓我們今天能把中藥材運用在生活裡,像是這次的防蚊包,就是一個很生活化的例子。

這款驅蚊包用了九種中藥材:丁香、藿香、白芷、薄荷、艾葉、紫蘇、石菖蒲、香茅和青蒿,每一味都有它的香氣與功能。隨著時間過去,藥材的精油成分會慢慢揮發,驅蚊效果也會跟著減弱。如果覺得味道變淡了,只要輕輕搓揉一下,就能讓香氣再度釋放出來,延長使用時間。一般來說,一個防蚊包可以維持 2 到 4 週的效果。

我自己是把它放在門口的鞋櫃上,這樣一開門回家,蚊子就會被香氣勸退,不敢跟著我進屋。放了之後的第一週,我真的沒再被蚊子叮過,效果讓人驚喜。而且回家聞到那股淡淡的中藥香,意外地有種安心感。

另外也有比較簡單的版本,只用薄荷、艾葉、芙蓉葉、萬壽菊葉和香茅,就能做成隨身防蚊包。對不喜歡噴防蚊液的人來說,這種天然的方式真的可以試試看,既方便又有種回歸自然的感覺。

▲有沒有像是中藥材的筆記(?)。
▲製作防蚊包的所有材料。

吃飽喝足、手裡拿著防蚊包,我們也差不多要和這趟「港風補帖-海線暖心小旅行」說聲再見了。說來還真是幸運,就在行程結束,回到清水火車站的那一刻,天空突然嘩啦啦地下起大雨,像是天公伯在幫我們收尾,也給了我一點時間靜靜地聽著雨聲沉澱這段旅程。

其實不管是國內還是國外的旅行,只要能離開日常、放下工作,去到一個不喧嘩、不急促的地方,心就會開始有新的感受。在這樣的過程裡,不只是放鬆自己,也更能理解別人的生活樣貌。旅行不需要理由,也不需要定義,不論是短程還是長程,只要願意踏出門,就能在熟悉中發現不一樣。

這次的海線小旅行,對我來說不只是走訪景點,更像是一次心的整理。如果你也喜歡這樣的節奏,不妨安排一段屬於自己的台中海線旅程,讓海風陪你走一段路,讓自己慢下來,好好感受。

0